《先进篇》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注释】

▲回:颜回。

▲庶:差不多;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易·系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颜氏之子,指颜回。后因以“庶几”借指贤人。)王充《论衡·别通》:“孔门之子,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

▲屡:多次,接连着,不止一次。

▲空:“空”是一种境界,放空自我,内心平静,无欲无求。这是儒、道、佛三家都注重的一种心灵自我提升的境界。

▲赐:子贡。

▲命:天命;命运。《颜渊篇》12.5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货殖:经商,做生意。

▲亿:通臆,猜测。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学得差不多了,经常达到空的境界。端木赐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去做生意,猜测行情也能屡次猜中。”

【学而思】

“空”是暂时放掉一切烦恼,放空自我,使内心保持平静,不被外事外物所迷惑。“屡空”是内心多次能达到空的境界,是一种无我的境界,颜回内心装着“仁”,不愿被名利所束缚,心灵经常达到“空”的境界。

参读:

《子罕篇》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雍也篇》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公冶长篇》5.26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知识扩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五蕴”中的“色蕴”,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品尝到的,身体碰触到的,一切一切都要在内心清静时才能察觉到真实。)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