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一名叫做基娅(黛西·埃德加-琼斯 饰)的女孩,她遭到家人遗弃,在北卡罗来纳州中一片危险的沼泽地里独自生活并长大。多年来,基娅受到小镇居民的排挤和歧视,她被戏称为“沼泽女孩”。在情窦初开的年纪,两名小镇 青年陆续闯入了基娅的世界,她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但爱情的伤害接踵而至,一件突如其来的谜案更让她陷入了失去自由的危险境地。这是一部悬疑片,剧透会对观感造成挺大的影响,没看过的观众们还是先去看电影比较好。
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上,男青年蔡斯从高处坠落摔死。
整个过程没有目击证人,没有任何证据,甚至高台上连蔡斯自己的指纹都没有,警方怀疑这是一起谋杀。他们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独自住在沼泽深处房子里的女孩凯亚。
原因是她与蔡斯有过一段恋情,但发现蔡斯背着她已经订了婚,是个十足渣男。凯亚与他分手,却不断被他骚扰打骂,甚至差点被强暴。
影片随着庭审的推进,回顾了凯亚的母亲被父亲家暴,与初恋泰特的相恋和分离,以及跟蔡斯的情感纠葛。特别是与泰特的爱情,其实挺浪漫的。
两人很小就认识,都对沼泽里的花鸟鱼虫感兴趣。凯亚的母亲和哥哥不堪忍受父亲的打骂相继离家出走,只剩她与父亲生活,整天如履薄冰,但泰特给她很安心的感觉。后来父亲也离开了,凯亚开始了独自生活。她与泰特在十几岁的年纪重逢,泰特教她读书写字,很快相爱坠入爱河。
但凯亚在沼泽深处生活,小镇上的人都觉得她很奇怪,泰特虽然爱她却难免承受一些舆论压力。而且他不想一辈子在小镇生活,上大学后就一去不回。这种做法虽然有很渣,但对于十几岁的没见过世界的孩子,害怕一辈子困在沼泽里是可以理解的。
从他与凯亚的互动中可以看出,他真的尊重并深爱着凯亚,跟蔡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我是真的很吃这种青梅竹马,相敬如宾,天长地久的爱情。近几年也不知怎么了,越来越少有这样纯粹的极致的爱情电影。
这部影片在我看来是爱情先行,悬疑更像是调味剂。那如果爱情没能打动到你,或者抱着看烧脑案件的预期,多半就不会喜欢这部电影。
再来说说悬疑元素,虽说案情简单,没有烧脑的强推理,但这个耐人寻味的案子,很值得琢磨。悬疑的点不在于作案手法,而在于作案动机,或者说人性。
蔡斯是怎么被杀的不那么重要,凯亚的杀人动机,或者说她道德感体系的建立才是影片的最大悬念。而这些内心想法很难清楚的拍出来,只能通过凯亚种种的行为和细节拼凑出她的心理成长轨迹。所以如果观众找到合适的观影姿势,是能得到不输强推理电影的观影乐趣的。
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她从沼泽里学到的知识可能比父母教授得还要多。后来她把这些观察集结成书,还给出版经纪人讲了雌性萤火虫会吃掉雄性萤火虫的知识。在她看来,这是为了生存,不存在对错善恶,也无需内疚自责。所以她的道德体系与常人不同,并不基于法律准则和人际关系,而是自然法则。
母亲和哥哥相继离家,凯亚却不曾离开。不但是等待母亲回来,也因为沼泽深处是她的家园。父亲都不曾让她离开,所以当蔡斯侵入她的领地,威胁她的安全,凯亚是决不能容忍,也不会离开的。
想到这里,恐怕亲爹的离去也不简单。尽管电影里既没有明示也没有暗示,可对父亲离开的处理非常突兀。没有像母亲的离去的镜头也就算了,连凯亚起床发现父亲不见了的镜头也没有,明显是隐去了一整段的剧情。
后来母亲去世也有交代,可父亲呢,凭空消失,再没有提起。也有观众说凯亚那时太小了,动手杀人不太现实,我觉得有道理。不过我个人来说,还是倾向于黑暗的故事走向。
蔡斯死后,几分钟就交代了凯亚的人生。
她观察动物、写书,与泰特相爱一生,如果不是片尾的贝壳项链,很难相信她就是凶手。也难怪这么明显的结局,还是有人在网上问凯亚到底杀没杀蔡斯。我想如果不是泰特保护她,和她过着隐居的生活,如果有其他人侵入凯亚的沼泽,威胁到她的领地,《沼泽深处的女孩》大概就是另一个画风,成为连环杀人电影了。
这些值得琢磨的地方可能是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与此相比,作案手法这类的悬念反而低级了。
另一个让我喜欢的地方是电影选角,或者说就是女主角的饰演者。
黛西·埃德加-琼斯演的是美国小妞,其实生于英国伦敦,有一种不同于美国女孩的气质。那是一种仙气飘飘的疏离感,与凯亚这个人物特别契合。她在好莱坞还算新人演员,《沼泽深处的女孩》有可能成为她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作品。
总的来说,作为普通观众,喜欢悬疑片也喜欢爱情片,我很喜欢这部电影。触动人心的,永远是好的故事。
感觉很久没看这种认认真真的讲个故事,叙事手法娴熟,有一些巧思和设计,又没有喧宾夺主,看完还久久不能平静的电影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沼泽深处的女孩》的票房成功不奇怪,甚至是值得我们鼓励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