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我就像海绵一样无穷无尽地吸收知识,又或者说像对待无底垃圾桶一样不停地倒进不知用途的知识。每天大约超过10小时在不停的看看看,知识像水一样前面被吸收,马上就后面流出。看过的书过个一年半载,已经面目全非,想不起来主角是谁,更别提故事情节,起伏转承。
大脑如同海绵成为了知识的过客,而非载体。
眼睛疲惫,身体疲惫,但精神亢奋。看的书一本接着一本,似乎永无尽头,然而没记住的书看了有用吗?学习到知识了吗?
为此我搜索了网上一些关于手机阅读是否影响记忆健康的文章,其中39健康网有一篇名为《常看电子书记忆力会变差》的文章有如下表述: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3月14日刊文,神经科学研究者玛雅·萨拉维兹对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的阅读发出质疑,指出人们通过手持设备阅读电子书,可能会令记忆能力变弱。
互联网可用性专家雅各布·尼尔森对此也发表了看法。他的研究结果指出,用小屏幕的手持设备阅读电子书,会让读过的内容更难记起来,比如手机用户就深受其害,各种电子书看过就忘。
文章的结论是:文段靠近页眉还是靠近页脚,在左边书页还是在右边书页,旁边是不是有幅图画,这些看似无关的元素其实对阅读记忆有很大帮助。电子书则缺乏这些元素,而且操作花哨,容易令读者分心。
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很少有书会让我们反复学习阅读,特别是闲书,一翻了事,阅后即忘。
为了打发时间的不停阅读,反过来给我的惩罚就是阅读令我如行尸走肉,我只是阅读欲望的奴隶。除了不停的看书,我的其他爱好都是置身其中的某个片段而已。
希望写作能令我建设第二个生活重心,改善如奴隶般麻木的思维。我不希望大脑如海绵,希望有用阅读,阅读带来思考,带来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