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乌鸦定律”,糊涂中独善其身
最近经常看到“乌鸦定律”,不禁让我陷入短暂的沉思与思考。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有一只乌鸦,它要跟鸽子道别,它说自己要搬家,那么鸽子就问它:“你为什么要搬家呢?”乌鸦无奈的说:“因为这里的人都嫌我的叫声太难听了,他们不欢迎我留下来。”鸽子沉思了很久,然后就说如果你去其他的地方,那么大家就欢迎你嘛?是啊,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受挫或者遇到不开心时,我们离开或者换个环境,是不是真的能改变什么呢?就像乌鸦的歌声,在别的鸟看来可能是噪声。可是如果我们选择换地方,那么别的地方的朋友就能接受你那刺耳的歌声吗?
这时候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发现是自己的问题,就要及时去更正或者提升,让自己去适应环境。比如我们职场的年轻人,如果你在这个公司觉得压力大,那个公司没钱赚,那你通过不停地跳槽就能达到你的预期吗?
我们店里有个常客,我看到他的工作服是我以前所在的那个公司的,我问他,你怎么不在某某公司做了?因为我之前那个公司业绩还不错,订单很多,常年都很忙,工资自然也不低,一年基本没什么淡季。他说那个公司太忙,压力太大,累死人了。而每次来买东西时总是叹气说现在这个公司里没事干,没钱赚,没订单。而他似乎都没试图去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似乎过着和尚撞钟的日子。没想过怎么提升自己去适应要求更高的环境,我们人有时候就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成长。
而我发现很多老年人却非常懂得乌鸦定律。他们觉得子女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间,他们往往不去过多干涉子女的生活。有的老人说儿子,媳妇让他们带孩子,他们就帮衬一下,但是他们从不过问和干涉年轻人的生活,他们说自己把事情做好就好。就比如我楼上的阿姨,媳妇让她带孩子,她就专心带孙子,儿子和媳妇吵架,她一概不管,不搅和,甚至出去转转,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她说哪家夫妻不吵架?儿孙自有儿孙福。当自己的思想或做事方式被媳妇不认同时,她就笑,哪怕被骂也是笑笑然后按照媳妇的方式做。孙子去上学了,本来想找点临时工做做,但当媳妇表示不同意时,她也就笑笑然后立马辞职了。她说没钱少吃点,少花点。阿姨过得很潇洒,将近70岁了,身体非常健壮,还很灵活,经常在公园和年轻人打羽毛球,体质特别好。而有的老人却一天到晚心事重重,满身抱怨,甚至见人就说家里的情况或者表达不满。所以这些老人就没有那么豁达与幸福。老人和子女在一起会有很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带孩子和生活习惯方面,老人很多都是靠过往的经验,而这样的经验首先是有地域和时代诧异的,而且很多已被现在社会所淘汰,为年轻人不接受。聪明的老人在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思想。而有些顽固的老人坚持己见,往往矛盾就生于此。
乌鸦定律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不断改变,以便适应周遭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首先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当我们的思想,知识不是能当下社会环境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怨天尤人,责怪他人。而要默默学习,提升自己,做出积极的改变,让自己去适应不断改变的社会。
其次是学会改变,当我们的言行举止让子女们感到困扰或不适时,要学会自我调整,以便更好地融入整个家庭环境,维系我们的亲情关系。改变不是说抛弃原来的自己或者思想,我们要学会接受和学习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