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固固加热制取氧气,建立的是固固加热模型。今天再来回忆一下,二氧化碳咋来的?
书上讲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用作原件。一个固体,一个液体。没酒精灯什么事。锥形瓶闪亮登场了。
二氧化碳的装置,就是固液常温的模型。
拓展下,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杂质比较多。碳酸钠和稀硫酸,同样也可以的。
同理,头脑风暴下这组实验器材的选择,怎么检查装置气密性?长颈漏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答案自己去书里找。
讲了固固加热,固液常温。总结一下,这就是建立模型的思想。如果我们在书言书,就是老师喂什么吃什么。一定要站的更好。总结很有必要,建立模型的想法特别重要。举一反三怎么来的,就是归纳来的。以后看到固体和液体反应产生气体,马上就想到考点是制取二氧化碳,然后把考点打散,这套装置需要注意什么,书上写的一清二楚。认得出模型最重要。这就是剥开题目的面纱看到了真面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