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0到1进行卡片式写作?

在公司我经常问下属一个问题:你有哪些想做但是还没做的事情?每次下属列出清单后我都惊奇的发现这些事情具备一个相同属性 —— 通过长期积累才能有效提升的能力。就我自身而言,也有一个类似困惑:写作。

在2018年我仅在手写输出层面就达到了150000字的读书思考,但总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这两天读陈素封老师的《像纳博科夫一样写作:卡片创作法》一文,突然发现自己找到了写作方面的漏洞与缺失与改进思路。

陈老师总结自己的卡片创作思路分成四个步骤:1)列出大纲;2)扩展要点;3)编辑成文;4)检查修改 。

第一项与第四项,我的理解就是四个字「思维模型」,即无论是文前大纲还是文后修改,基于一定规则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写作,正所谓「学习写作再写作」,先学会写作的理念与方法,再进行写作,会减少很多弯路。以列出大纲为例,陈老师提供了三个问题(1. 为什么要写? 2. 读者是谁? 3. 你的预期成果是什么?)。反思我自己,在写作时主动调用的大纲模型有多少呢?脑子里面留存的其实很少,印象深刻的就是让自己跳出问题本身看待问题的双环学习法思路运用的比较多,除此之外很少有有意识的使用模型思路。在《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这本豆瓣评分高达9.3分的认知心理学书中,作者威林厄姆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观点「人类大多数的思考并不是真的思考,而是调用过去记忆所组成的结果」。借用这个理念,我在写作层面需要改进的就是开始积累写作的模型,不要太多3-5个即可,然后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思维内化,使之真正成为可以随时调用的大脑内存。

关于扩展要点,陈老师提供了四个扩展要素(故事/逻辑/情感/鲜活证据),并将其称之为「写作湿货」,而反思我自己过去的行文模式,脑子里面完全不存在文中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的概念,写作过程完全依赖于脑子里面当时当刻能想到的各种素材,这就使得自己在写作时仅仅考虑了自身感受而忽视了读者。

第二重要的是另外一点,故事/逻辑/情感/鲜活证据不是想拿出来就能拿得出来的,这只能通过自己长期的、一步一步的主动积累才能得到,没有任何捷径可言。而我反思自己过往的读书方法,仅仅是对行文的理解与践行,而忽略了将其纳入自己的「分类收藏箱」。而人脑基于记忆原理,不可能将过去所见所闻能快速调出,所以, 这直接导致自己的文章素材不够丰富多样,文章显得古板单调。开智学员张海良在他的《破除学习误区: 生成自己的知识树》一文中指出《清醒思考的艺术》的知识框架并不好:

1、幸存偏误 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哈佛是好大学还是烂大学?我们不清楚 3、过度自信效应 你为什么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4、从众心理 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5、纠缠于沉没成本 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

因为人脑的认知范围就是 4x5,4 个组块,5 个搜索深度,凡是超过这个组块的知识框架,人都不容易记住,所以知识传承会成为问题。张老师进一步指出这样的书的价值是用来找鲜活证据,和验证自己理解。张老师的见解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写作领域的主动积累度其实相当欠缺,自己本质没有积累:素材库为空,何谈引用?以后读书,至少可以增加一个维度:在故事/逻辑/情感/鲜活证据上的有效积累。在践行指南上,陈素封老师提供的素材库中@汐米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

  1. 看到某一文章,文章中的某段话让自己联想到某个点子,梳理自己在大脑中的思绪形成小卡片,或者给原文写下小标题形成卡片。最后截图附上文章或贴上原文链接。
  1. 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引发自己思考,将【事件+个人感悟】形成卡片。本文的构思便是如此。
  1. 阅读过程中,觉得十分必要记下文章的框架,就写成卡片。写这些框架是为了给自己看的。
  1. 平常琢磨一个问题久了,大脑那个喋喋不休的声音就会在不停地念叨,可以写成卡片,把念头倒出来。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还有最重要的一认知,就是我发现,自己过去的写作方式,缺少基础扩展的可能性!

以我2018年耗费大量时间尝试的读书方法手写心得为例,一整年我在手写心得上输出超过了150000字:

image

这样手写输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让我放慢思考的速度,形成心流,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保持深入思考的独立空间。而对比卡片写作法,其劣势非常明显:不利于提取和组合。换言之,卡片创作法的关键步骤 —— 扩展要点无法有效实现!

image

就好像上图的卡片一样,图A 卡片与 C 、D 、E 、F 卡片的链接就是远距联想(自己脑补 A-C 、A-F 的连线)。而由于我手写读书思考的方式是直接书本页码上展现的,而我在最初制作手写心得的时候采用的是默认双面印刷,所以不能像李敖老师那样将书每页切开,所以只能一页页的写心得,而无法有效实现从一个观点到另外一个或者多个观点的跳转组合思考,从而限制了远距离联想的锻炼。更进一步,反复就一段文字展开思考的写作方式,本质上是强化了单点写作的能力,而由点及面的扩展性思维能力则在无形之中弱化。阳志平老师提到大师的写作原理:好作家理解写作是在操作自己大脑的认知空间,并理解它的局限。大脑里面的认知空间与外在写作环境的物理空间的交互,构成了好作家迷人的创作环境。很明显,我在2018年所尝试的写作方法,距离大师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而我在2016年尝试过的表格读书法,本质上也是一种基于点而展开的读书方式。当时我将自己阅读的书按照序号形式版式书名链接页码篇目标题段落原文归纳或分析标签1标签2标签3标签4…通过Excel进行了分类,以此进行阅读输出:

image

这种读书方法最关键的突破在于,它通过外链的方式实现了内容/素材的多样化,可以直接以云笔记平台来整合呈现各种关联的音频/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通过这种读书方法,我深入阅读了《重新定义公司》、《重新定义团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搞定》等书,思考输出>100000字,在公司管理与运营层面,实现了很多创新,比如我自创的《古严使用说明书》就是参见Google中的一个很小案例启发而最终形成:

image

启发源参考:
image

尽管我在Excel表格中增加了标签1这样的标注,但一本书读下来,会形成海量且杂乱的标注签,在输出时就造成了提取的困难度,最终反而不愿去反查,最终标注成了思考的摆设。反观陈素封老师对扩展要定的分类:故事/逻辑/情感/鲜活证据,只有四类,简单易行,符合最小行动输出理念。

纵观我过去采用的两大读书方法,经管它给我带来了诸多正面的效益,但我觉得最隐性的问题在于,我的读书方式都是基于文章本身的当下思考,而忽略了对文章内容的定向拆解与积累,从而导致每篇文章的输出都是从零到一,耗能严重。

再反观李敖的读书方法: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 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得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再把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好了。

纵观李敖的读书方法,和卡片创作法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关键点在于,李敖将创作基础素材变成了手动方式直接掌控。我觉得这才是过往我未能领悟的真谛,卡片创作就好比打扑克牌一样:

image
  1. 必须基于必要维度对扑克牌进行持续积累且要到一定的量(红桃/方块/梅花/黑桃/王/数字等)

  2. 每次出牌(写作)的时候手里面必须有实物形式的扑克牌而不是完全从大脑里进行虚拟提取或临时提取

  3. 有意识对自己手里的牌进行各种维度的组合与关联以形成最佳配合

  4. 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打法,最终形成自己的出牌风格。

image

在当下如何利用互联网福利进行卡片积累与创作,阳志平老师已经在他的《纳博科夫卡片的现代变式》中给到了相关建议:1. 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读书卡 片;2. 用Evernote来保存写作素材; 3. 善用Scrivener的卡片模式; 4. 使用完全专用的个人微博。我将阳老师的卡片创作思路精简为:

快速读取 → 善用手机;便捷保存 → 任何时候都能够实现便捷保存;善用工具 → 善用创作工具

关于保存工具,我个人的感受是,云笔记可以快速实现保存但不利于快捷调用,这方面我的计划解决方案是通过MarkEdior与Bitcron实现个人素材网站的快速建立,就像知识专题一样,建立属于不同维度的素材集合源。


这次从0到1感受了卡片创作法的核心,最大的感受莫过于陈老师所言「快写慢改」,这篇文章我写卡片用了20分钟,创作用了8个小时。希望对你有启发。

附图:

从零到一写这篇文章所使用的卡片:

imag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hello ,大家好。最近接触到AR项目,对于我来说,是一窍不通,现在开始学习,并开始记录学习过程,以防止忘记(本...
    升哥_d84b阅读 2,076评论 0 5
  • 我用我的悲伤同你复往, 你不言语也未察觉。 我用我的宠爱换来你的倔强, 你未察觉也没放在心上。 我用我的过往来换你...
    雨洗阅读 126评论 0 0
  • 之前我们说过一个人人都可能或者曾经掉进过得坑,就是随大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这个坑很多人...
    翔子52双鱼阅读 377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