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9月在北京酱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中,一位年轻女作者尹梦秋的摄影作品《画押》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通过那些特立独行的画面,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丰富的梦境般意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话作者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这种构思是怎样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的?

   尹梦秋:今年年初开始创作,刚开始是想拍点儿抽象的作品,拍了好多卷。后来尝试用指纹在底片上创作,想做出一种抽象的效果来,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 我意识到只有好的视觉效果是不够的,应该为作品找到“刺点”,最后就想到用人像来做处理,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大特写的头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者:有眼睛的那幅作品,为什么还要用手向下扒眼睑呢?

  尹梦秋:因为想要取得一种很奇特的效果。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说,“没有奇特性,也就没有照片。”

  记者:如果这些片子里的眼睛、耳朵会说话,你觉得它们会说什么呢?

  尹梦秋:不知道。它们不会想说话,因为语言在这里是多余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理学家分析

  《画押》这幅作品呈现出来的像一个黑白的梦。画面是一个女性的局部——向下拉的、放大的眼睛,周围都是白色的指纹,覆盖了画面的大部分。

   感觉这幅作品的主题是“承诺和掩饰”。作者用社会规则允许的方式向规则挑战。向下拉眼睛,代表用一种不太寻常的叛逆方式去呈现,而外在却用很多别的东西 去掩饰。作者把作品命名为《画押》,表现了她的顺从感,即同意去牺牲、去交换。但同时她又用自己的指纹织成了一张网,可能是因为她对自己不太认同,内心有 挣扎,并难以把握这种情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除了眼睛之外,画面上“盖”出来的指纹都是白色,而留白都是黑色。黑色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恐慌,还有一种迷失感,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丧失自我的困顿与挣扎。

  在密密麻麻的画押中间,总还有一个空隙是留给自己的——那就是画面上的大眼睛,这是作者自己扒着下眼睑拍的。要挣扎着睁开眼,这反映了作者急于寻求突破的内心需求。从这个动作中不难看出,作者正在很努力地走出这种状态,并且积蓄了很大的能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之,这幅作品表现出作者在努力顺从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对自己进行调整,但同时又希望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实际上,她创作的是“一张脸和一张脸的其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秦朝末期,公孙一家被株连九族,公孙惜若为了拯救家族而被当今皇上扔进天牢。 公孙惜若躺在木床上,她听见旁边正在闲聊的...
    隔壁的安徒生阅读 2,707评论 0 2
  •  监听器是一个专门用于对其他对象身上发生的事件或状态改变进行监听和相应处理的对象,当被监视的对象发生情况时,立即采...
    xdoyf阅读 10,287评论 0 5
  • 昨晚熬着夜看完了《曾爱》这本书,整个人就像被丢在书中那一片荒芜的雪地里,心里拔凉拔凉的。我不是一个爱看现代...
    小颖子飞飞阅读 4,359评论 0 1
  • 梦见妈妈在找我,然后大锅里煮着什么东西,隔着锅盖露出几根头发丝,我跟妈妈一起看着。不知是谁伸手拽出那根头发丝,然后...
    蹒跚幸福阅读 2,99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