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了窦文涛在深圳中文学校做的讲座,一个钟头的时间,听得意犹未尽。
其实他就说了两个事情,一个是找朋友需要找什么样的人,答案是品德好的。另一个是ai时代到来,普通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审美能力。其实,我想说品质和审美都是很宏大的概念,我们都能够讲清楚诚信、懂礼貌这样的普通概念,但是宏大的概念是很难讲透澈的。窦老师用他的文化底蕴,给我们演示了具体展开。
先说品质,确实是模糊的,一个人拥有好品质也是相对而言的。窦老师怎么介绍的呢?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人的品质。书中就讲,同时拥有才能和品德的人是德才兼备的圣人,德大于才的是君子,才大于德的是小人,无才无德的是愚笨之人。我们与人交往,要找圣人和君子,如果找不到圣人和君子,即使找蠢人也不要找小人,不要被对方的才能吸引,德行才是最重要的。
听君一席话,引发我深刻的思考,是啊,当今社会,我们往往看中对方的才能,不管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都很喜欢有才华之人。但是,我们忘了,如果这类人没有德行,那么他们的破坏性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的。
另一点是审美,这个概念就更加宏大了。但是窦老师从自己家里挂的一幅倪瓒的字画给我们点名了主旨。审美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鉴赏,而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这幅画乍一看没有什么惊艳,但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画家惜墨如金,甚至有很多的留白,而且近景远景的角度也很独特,树很大房子却很小。结合着诗句我们就能够找到答案,原来留白是指溪水,惜墨是因为要营造一种影影绰绰的感觉。山给人给悠远的美好,而且山也是隐隐约约。整体就是一种意境深远,心远地自偏的感觉。把这幅画挂在家里,家的空间感立马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大概就是古代字画的魅力所在。而鉴赏他们的独特之处就是靠现在人的审美。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窦老师不想上班了,他有很多美的东西可以欣赏,可以结交很多圣人君子,这种状态真的是人生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