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观众,一切才与你有关

今日书目《主宰演讲台》,作者比尔·胡戈特伯

阅读第1至第60页,共60页

读书笔记:

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实践,我才能学会。——本杰明·富兰克林

你为什么要提高你的公共演讲能力?

我们要考虑到所有的沟通方式:在一大群听众面前讲话,在一小群听众面前讲话,还有一对一讲话。我们只有想去提高,并且有达到目标的动力,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

那么,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优秀的演讲者呢?

对我的工作有利;

对我的职业发展很重要;

我想要明确表达我的想法;

我很想说话时更能打动观众;

我想展现不一样的演讲魅力。

这些回答都代表的是理性反应,称作为“理性转折点”,大脑告诉我们:“我应该这么做。”

“我应该每天锻炼。我确实想啊,但是我没有做。”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动力就会消失,我们想要做出的改变也不得而终。这是因为理性动力不足以支撑我们做出改变。

我们需要达到的是“感性转折点”。

只有当你的感性方面被触动时,你才会真正做出改变。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在商业谈判中,决定都是在感性力量下做出的,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决定不理性或者没逻辑。理性和逻辑通常是我们做出决定的基础,但若想立下“宏图伟志”,实现目标,就需要有感性上的动力。

感性原因:

我想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我想要人们尊重我;

我想要掌控整个场面。

如果我们以理性转折点作为出发点,我们做出改变的能力会骤降,因为理性因素无法支撑我们继续前行。

然而感性转折点却能最终带来改变。感性转折点就好像我们大脑中的一个开关,我们按下开始键,即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

高中时期,为了体测过关,我告诉自己应该要多点锻炼了,然而还是无法坚持下去。

大学时期,我没有减肥的必要,但是我想要更健硕一点的体型,想要更独立一点,我必须要跑步健身了。从那时候下定决心,想要开始长跑,想不到一跑就坚持了6年,还完成了马拉松。

理性原因很多时候动力不足,容易造成拖延症。我应该做什么,往往都是坚持不了;当变成我想要做什么,我必须做什么,这种情况能支撑着你不停前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