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一个11岁的小男孩钻进了快递柜玩耍,结果把自己反锁到里面了。后来还是消防员出面,把小孩从快递柜里解救出来。
像这种新闻,并不少见,很多人把它当成一件新鲜事来说,或是最多说一句:“这小子真调皮”。但是这件事如果发生在自己家,就不是那么好笑了。
在我们照顾小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细节,你一个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受伤。现在给家长提个醒,让孩子成功避过“雷区”,快乐成长。

1、磕碰伤
磕碰伤是最常见的。尤其是小孩子在六个月以后,可能宝妈一个转身,宝宝就从床上摔下来。更要命的是在刚学会走路之后,小孩总是喜欢小跑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绊倒。
2、烫伤
小孩子烫伤可能都是发生不经意之间,比如孩子的洗澡水过热,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或者热水瓶等,都会导致孩子烫伤。
3、电伤
小孩子在会走路之后,都会对家里的电门,插座感兴趣,只要是带孔洞的,小孩子都喜欢用小手抠抠。这时家里最好买一些专用的插座保护套,防止小孩电伤。
4、鞭炮伤
小孩子过年过节都喜欢放鞭炮,但是劣质的鞭炮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家长还是注意一下为好。
5、其他伤害
小孩其他的方面的伤害,也还有很多,比如小孩爱从高处往下跳,如果不当的话,轻点是磕碰伤,重了之后,可能就是骨裂骨折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孩子长大了,会渴望独立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
认知世界和感知世界是小孩子的天性。在这个过程中,责任最重大的就是看管孩子的家长了。俗话说“伤在儿身,痛在娘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作为家长,我们要注意:
1、家长要做的是陪同,鼓励,不要总是制止。
经常看到家长对孩子说:“别吃手,多脏啊!”“别玩土,看你这一身泥!”探知未来的世界,保持好奇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要”,“慢点”。家长如果怕孩子发生危险,总是制止,对于孩子未来的培养还是很不利的。
2、提前预防
窗户装好防护栏,地上铺好爬爬垫,有可能给小孩造成伤害的热水杯,水瓶等,都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孩子喜欢的小孔小洞提前堵好。总之,把家里有可能伤害到孩子概率降到最低。
3、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电视上,有很多新闻是关于“熊孩子”如何闯祸的。小张是一个安全意识很强的家长,他在看到这类新闻的时候,是一定把孩子叫过来一起看的。
平时生活中,家长也要有意识地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坐电梯,如何应对陌生人等等。孩子有意识了,在行动上,就会注意了。
4、出门在外,家长要盯好
电视里有一个新闻,是家长带2岁大的孩子去儿童游泳馆游泳,中途妈妈去厕所,回来后发现孩子已经溺亡了。发生这种事情,家长非常自责和痛心。类似这种事情,都是我们可以避免的。
如果家长带孩子外出,一定要盯好,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家长最好是在离孩子的几步之内,这样,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可以找到家长。
总之,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磕磕碰碰是无法避免的。家长既要胆大心细,让孩子放心去玩;也要防止因噎废食,怕孩子受到伤害不断阻止孩子。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尽量给孩子一个安全、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