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人生有决战吗?人生有终局吗?

如果人生有决战,人生有终局,那就是死亡。剩下所有的事儿,不到你躺下不动的那一天,都不可能铁板钉钉。

以前,有一件事我一直搞不明白。很多英雄、好人都是在死了的以后,才去表彰、宣传,命名烈士或称号。而活着的时候也做了那么多好事,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现在明白了,活着的时候也可以表彰,但是会很慎重,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因为你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变,他现在做的一切是不是沽名钓誉。

比如,白居易有一首诗里写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什么意思呢?

这是两个典故。

话说,周公是西周开国元勋,早年辅佐周武王讨伐商朝,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登基,周公被委以摄政大权。当时管叔、蔡叔、霍叔等大臣打算趁主少国疑之际图谋不轨,但又对周公有所忌惮,于是便散布流言说周公独揽大权,想取代成王自立。久而久之,流言越传越盛,周成王听闻流言后心中也不免对周公产生怀疑。周公担心自己的安危,于是辞去相位,跑到封地避祸。周公离职后不久,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便发动叛乱,欲推翻周成王。关键时刻,周公临危受命率军东征,最终打败叛军,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周公也因此名垂青史。

王莽是西汉末期的权臣。他为人谦恭,克己不倦,清正廉洁,礼贤下士,几乎具备了所有人性的优点。所以朝野上下都对王莽赞不绝口,认为他能与古代圣人相媲美。可是后来,王莽却篡夺皇位,将西汉江山收纳入自己囊中。

如果当初周公在流言蜚语盛行之时被杀或是病逝,那么历史给他打上的烙印很可能就是逆臣贼子。而王莽如果在篡夺皇位前就去世,那就没人知道他的野心,史书中的王莽反而可能会留下一代圣人的美名。所以“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我们有一部分看待事物往往抱着非善即恶的观点,可真实的人间哪有那么多黑白分明,那有什么好人和坏人,只有干好事的人和干坏事的人。如果过早对某人或某事下结论,那就很可能被事物的表象蒙蔽,冤屈好人,放纵恶人。所以不要轻易作出判断,让子弹飞一会儿,时间总能揭晓最终答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