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我在TED上看了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演讲。里面提到了几个孩子的妈妈是如何做到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完成公司事务、坚持运动、休息度假并还能抽出时间接受采访的。她说“我做的所有事都是因为我想要去做。我说我没有时间做某事,并不意味着我真的没有时间,而是意味着那件事不是我的优先事项(priority)。”而我们,有多长时间因为忙着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而“没有时间”去做那些自己一直想做的事了?
我们把时间花在哪里,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网上盛传一种说法“大学是所整容院”,其实改变的又何止是容貌。四年的时间,足够带来非常大的改变了。
一直生活在旅行、电影、美食、恋爱中的女孩子,毕业的时候已经出落成懂生活也懂爱的甜蜜小女人。真正热爱所学专业的学霸们,毕业的时候多拿着令人钦羡的offer,具有用自己的本事赚钱的能力和底气。那些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或副业的,有的甚至在毕业前就已经小有成就,一拿到毕业证就可以全心投入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
还说毕业十年之后大家的差距有多大,在刚刚毕业的时候又何尝看不到一点苗头?
大学的一个室友曾经通过健身减肥。起初是跑步,后来几个人一起去健身房。为了配合健身,她也非常注意饮食和作息,严格控制食量、坚决不碰垃圾食品、同时注重补充蛋白质,每天十一点不到就上床睡觉了。在她才刚开始跑步减肥一段时间的时候,我就问过她每天跑步要花多长时间,她说加上路上的时间要一个小时左右。而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线上的英语翻译培训课程,每天的学习时间刚好也是一个小时左右。
后来,我的室友两年时间瘦了将近五十斤,班上的同学都说她瘦了好多。我在大学拿到了省级英语演讲比赛的奖项,本身不是英语专业也考过了BEC商务英语高级。
时间是不会骗人的,我们把时间花在哪里,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考研。太多书要看、太多东西要背的时候我常常非常焦虑,感觉无从下手。后来是被一个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点醒了,他说“最重要的书永远只有一本。我只看最重要的那一本书。看完之后再看剩下的书里面最重要的那一本。”
照做之后我的焦虑减轻了很多,什么时候考试对我而言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知识是学不完的,书是看不完的,东西是背不完的,但是每一个当下我都在看我觉得最重要、最有可能考到的内容,我每一秒钟的学习时间都比后一秒钟更重要。在更加注重学习深度和对行业了解的复试阶段,我把导师们的论文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对其中观点和论述的学习帮助我仅仅在复试笔试的一项就和一些同学拉开了超过十分的差距。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焦虑,其实往往是对未来的恐惧,而这恐惧又常常来源于“我不知道自己现在做些什么会对未来带来最大的帮助”和“我不知道将来的我能不能满足自己和家人、朋友的期待”。而知道“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可以带来巨大改变的原因就在于,无论未来的我是否能够满足期待,做这件事都是我现在的最佳选择。没有什么会比我现在做这件事对我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改观。
了解时间的去向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好计划与总结
在开头提到的TED演讲里,演讲者对于时间管理给出的建议是,在年初给自己写“年终总结”——如果今年你仅仅做成了几件事,但在回顾一年的时候却觉得这一年是充实而卓有成效的,你会希望自己做成了哪几件事?我们可以将生活分为工作、家庭、个人成长几类,每一个类别包括不超过三件事,如此就形成了年度计划和目标。只需要关注并做好这几件事,我们就会在年底回顾一年的成果时感到成就颇丰。同样,每周、每天也是一样。在每周五的下午花半小时做一下本周总结和下周计划,在每天晚上花10分钟做一个当天的复盘和第二天的任务清单,就可以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
好的目标应当是符合SMART原则的,即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实现)、Relevant(相关)、Time-based(有时限)。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目标应当是具体而明确的,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服务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衡量完成情况,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实现。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多年来每年都会制定年度计划,并且每年都能做到。这当然与他的毅力和执行力分不开,但除此之外,我们或许还可以学习借鉴的一点是,他每年的年度计划都只有一个,无论是学习中文还是每天戴领带上班。“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计划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实现而不是打破,与其信心满满地立下一个个flag却无一实现,每年做成一件事,又何尝不会带来更大的改变?
我们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用了很久的电脑桌面也总是提醒我“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别再在晚上刷着鸡汤入睡,给自己打满满的鸡血说明天我要开始改变,然后醒来又重复着与前一天同样的生活。今天,就是开启新计划的日子。今天,就是带来改变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