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获得爱的多少,决定着孩子未来的灵动程度。
在阅读《孕育完整人格》第一章第三节:“在爱中发展完整人格”这一部分时,文中这样写道:0至12岁是生命唯一可以均衡发展的时期,如果我们能在孩子12岁前在他的生命的源头做工作,就能避免很多问题。孩子的生命状态以及对外在世界如何理解和认识,都取决于获得爱的多少。爱会使一个孩子充满勇气的去成长,进而逐渐创造一个完整的人生个体——自己;爱也使孩子充满了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欲,获得顽皮、轻盈的人生状态。
文中讲了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处理孩子折纸飞机的故事和一位老师处理熊孩子拔气门芯的故事,因为老师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孩子因为老师的温暖有趣顽皮,在爱的滋养下,孩子也变得更加顺从,进而让我们看到:
生命只有基于被爱才愿意变得顺从;
生命只有基于被爱才愿意改变;
生命只有基于被爱才愿意变得更美好!
好的老师,好的父母,好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备有爱的,有力量的、顽皮的三个特质,这样我们的人格才是完整的,我们才有可能孕育出具备完整人格的孩子,我们才有可能为培育出具有完整人格的学生真正奠定基础!
让我们经由学习,由无知无觉变得有知有觉!用爱滋养孩子,用智慧陪伴孩子!
(王晓莉 2024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