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同事咨询我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他说他每天都在纠结,到底是去异地的公司总部发展,还是留在现在的办公地,他和家人离公司都不远,还能享受租金只有市场价50%的公租房。还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她一面享受着现在平台带来的生活工作的平衡,一面又想要突破和接受更大的挑战,去到新的领域。横向看,一手是面包,一手是远方。纵向看,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被环境所困。
但当你开始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你是更重要的?这些问题会让我们开始把注意力回归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外界的环境。
另一类例子是我一直想去借助一个平台发力,又感觉被平台限制了,然后就去找下一个更能施展空间的平台。但真正束缚的是外在的平台么?我感觉答案是自己。我还停留在自己的下载模式里,我需要别人给我平台,而不是想到要自己创造一个平台。而如何创造自己想要的一个平台呢?这个回到了探究创造力的两个根源性问题上:
Who is myself: what is my highest future possibility? 我是谁:我未来的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
What is my work: what is the future that I want to be a part of in my journey forward? 我的工作是什么?我要用我的余生做什么?
这一下子让我眼前产生了一个画面,我在向前走着,甚至是跑,前面有个隔膜,我冲不破,我感觉自己需要更多勇气和力量。勇气来自信念,坚信这就是我要做的,是我一生的任务。力量来自于更强大的内部系统整合。这种让各种知识体系和实践整合后的,源于自己的认知。我到底要实现什么?
如果我把自己抽离出来,系统视角,我看到自己一直在努力想要改变,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人和环境。想要去解决问题,修复。但缺少一些勇气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在那里,人可以保持着开放的心态,新鲜的视角去看待周边的事物和关系。
在写着的瞬间,自己抽离了,突然想到 from head to heart, from hear to hand。感觉现在要去动手了...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