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的打工路,是从17岁那年正式启程的。
家里三个孩子,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那个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同龄的女孩大多读到四年级就辍学了,要么外出打童工,要么在家做家务——村里人总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没用,还浪费钱。
我小时候身体弱,中考前又生了场病,发挥失常只考了460分,离重点高中的518分差了一大截。好在有普通高中抛来橄榄枝,说可以免费入学。爸妈把这当成家族大事,特意去问了爷爷。爷爷召集家人说:“女孩子嘛,不用上学了,18岁后记忆力就差了,成年嫁人才是正途。”
妈妈起初不同意。没过几天,爸爸的一个同学来串门,说自家孩子也没考好,打算送到鹰潭读中专,二年半就能毕业,还包分配工作。妈妈一听“包分配”,眼睛亮了,第二天就找到招生老师。一年学费3600元,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妈妈咬着牙交了钱。
可我不想去。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一直比弟弟好,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考高中、上大学,实在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但习惯了听话的我,最终还是妥协了。
那之后,我和妈妈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心里像扎了根刺,恨她没给我上高中的机会,却又没勇气自己争取。两年半的中专生活,我很少回家,有空就泡在市区的图书馆。靠着一股“想证明自己”的执念,我年年拿年级第一,还得了500元奖学金,总盼着妈妈能因此改变主意,让我圆大学梦。
可妈妈没有。快毕业时,学校说我表现优秀,让我留校当助教,前半年300元/月,也就意味着还要让父母补贴才能工作,也许是因为家里三个孩子上学,家里实在快揭不开锅了,妈妈并没有同意。于是就给学校交了700元分配费,把我和几个同学分到了杭州的一家公司。17岁的我,就这样踏上了打工路。但不到半个月,我就熬不住了——饮食不习惯,心里也堵得慌。有次跟叔叔打电话,听说他要带员工来杭州西湖旅游,我羡慕得不行,第二天就辞了职,背着包回了家。
我想让爷爷说服叔叔,带我去广州打工。到广州两个月后,经叔叔安排,我进了他所在的分工厂。年纪小,只能打杂:打扫卫生、打包货物,甚至通下水道。看着当主管的叔叔每年坐飞机回家过年,风光无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打了半年工,我攥着攒下的500块钱——当时一小时工资才1.7元——报了电脑班。半年后,我从打杂的员工升到车间文员;又过了8个月,调到人事部门做文员,后来更是进了总部。19岁那年,我成了这家港资公司200多个白领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工作之余,我写文章投稿,还拿到了几笔稿费,也报了自考大专,一心学习和工作。
可再往后一年,我开始飘飘然。觉得自己有能力当主管,既不听叔叔的劝告,也瞧不上新来的HR主管,任性地辞了职。
这成了我往后人生里,最后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