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驴得水》讲一个电影外的人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驴得水》,讲述了民国时期在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荒诞不经的黑色幽默,又有魔幻现实主义感的故事。看完电影心里也不是舒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么荒诞又那么真实。正如电影里美国人的台词:“不可思议的中国”。

▲美国人(截图)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不是这部电影,而是从电影里孙校长所引起的一些思绪。三民小学校长孙恒海,他发誓改变底层农民的贫、愚、弱、私,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战乱的年代,黄土高坡贫穷落后的乡村,建立起一座小学。

▲孙校长(剧照)

为了维持学校,把驴虚报为老师,为了保护学校,减掉女同事头发牺牲自己女儿,冠冕堂皇地为自己的理想牺牲周围人,为了成为一名乡村教育家。为了改变中国,最后被中国所改变。

不能否认孙校长为中国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但是。我们能否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其他人?电影里还有一个细节,故事发生地是在一个小学,教师们也口口声声为了学生,但全剧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学生。

我也不想在这里把孙校长这个角色拿出来批判一番。上述想表达的是,在那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建立一所学校十分艰难。但是,并非没有人做到。

▲榕江一中

榕江一中,是我读书的高中,现在是一个普通的县级高中。榕江一中前身是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创建于1940年(与电影里三民小学成立时间差不多),创始人及首任校长是黄质夫,爱国知识分子,著名乡村教育家。

黄质夫,1896年生,江苏仪征人。中国乡村教育先驱之一,东南大学毕业,创办主持江苏界首、南京栖霞、浙江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前后长达二十余年。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建立了独特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系统的教育方略和富于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曾在中国教育发展史特别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倡导、示范作用。

▲黄质夫

黄质夫一生怀抱“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理想,决心培养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主持乡村师范时把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和吃苦作为入学条件,厉行劳动建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去做灌输农民知识的教师,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黄质夫先生,是三民小学孙校长的理想型。现实永远比故事更传奇,这里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也有更不可思议的中国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去你妈的恐韩症,让他见鬼去吧!银狐里皮让前4场懦弱的国足小伙子们变成了善斗的雄狮,对不起,让那些赛前等着看笑话的人...
    罗克阅读 3,280评论 0 0
  • 一.前言 平常我们使用的表情包大多是emoji表情,而到了微信和qq上我们会见到更多更丰富的表情,那么这些表情是如...
    objcat阅读 10,335评论 4 6
  • 01 再平淡无奇的人生,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故事发生,谁都不例外。 最近每天工作都非常的忙碌,除了一天两篇报告外,还...
    鹅卵石妈妈阅读 4,322评论 3 5
  • 小时候 我们有满脑子的幻想 睡前想起呵呵地笑 我们有满脑子的坏主意 不敢让人知道 小时候 我们将小事揣在心里 害怕...
    烊小烊阅读 1,0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