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的歌(四)

文/逐梦轻飞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在我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却给予了我重要的帮助和指引,成了我人生中重要的“导师。”

01

记得那天早上,我和母亲去屯子里唯一的那口大井打水。

这时,同龄的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一起蹦蹦跳跳地从井旁路过,很显然他们是去上学。当时,我们6个同岁,只有我没去。

看着他们,我好羡慕,不一定是羡慕上学,主要是羡慕伙伴们齐刷刷往学校奔的那种感觉。

“岁数小上学白扯,用不了几天,都得回来。”母亲一边用力摇着那口大井的把手,一边看着伙伴们,很笃定地说。

果然,没到一周,都不念了。我似乎有一种胜利的感觉,他们得明年随着我一起上学了。

后来,每当我到新学校,和新同学介绍年龄的时候,我都不是班级里最小的年龄,这时候,我总会说:“我是9岁上学的。”同时,总会想起母亲那句“岁数小上学白扯,用不了几天,都得回来。”

在倡导提前开发智力6周岁就可以入学的今天看来,母亲的观点显得有些落伍。但我觉得在那时那刻,母亲的想法是理性的。于今天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显然母亲的决定也是明智的。

02

上中师那年,我得了肺炎,打了一周青霉素就好了。怕父母担心,病好我在信中告诉了他们。

那天第二节下课,我向往日一样随着人流不紧不慢地往出走。

走到门口,突然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正用力地张望着,出来一个不是我,出来一个还不是我,显然有些焦急。

终于看见了我,一把抓住我,红着眼圈从上到下打量着,好像很想确认我有没有不舒适的地方。那眼神写满了爱与牵挂,我强忍着泪水,低声说:“我没事。”

回到宿舍,母亲看我安然无恙,松口气说:“你爸就知道忙,可木了,我说孩子来病得看看,没事我就放心了。”

待了一个多小时,母亲和父亲就着急往家里赶。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泪水终于无声地滚落下来,就是为了看我好不好,来回就坐8个小时的车。

而那一次,也是至今为止,母亲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03

九四年八月,我开始参加工作。承蒙领导的信任,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的班,做班主任工作。

班级中有一个长得比较帅的男孩,但眼睛却呆滞无神,后来得知,母亲去世,父亲不务正业,家里房子漏雨,总靠政府救济。

母亲告诉我说:“那孩子母亲也是累的,活活累出病了,那个男的好吃懒做,可怜了孩子!”母亲停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说:“孩子怪苦的,我给他做个棉袄吧。

“不用,多麻烦。”我直接否定母亲的想法。

过了2天,我刚下班,母亲就乐呵呵地说:“棉袄做完了,明天给那孩子拿去,看合身不的。”

第二天,我把棉袄带到学校,孩子依旧麻木,看眼神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完全没有那个年龄该有的活力。

“太合身了!”我惊喜地说。孩子开始有些腼腆,转而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不仅懂得要爱学生,更懂得关注弱势群体。

母亲不仅爱我,也让我懂得如何去爱他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