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邲之战(其三):

      楚王率军北上,准备让马喝点黄河水就回师了。听说晋军渡过了黄河朝这边赶来。楚王想退兵。楚王宠幸的小臣伍参不想走。

        楚国令尹孙叔敖也不想打仗。说我们去年打了陈国,今年打了郑国,年年都在打仗。这次打晋国,要是输了,你伍参的肉够全国人民吃吗?

        伍参说,如果我们出兵打赢了,你公孙敖就是没有谋略的人。如果输了,我伍参的肉就在晋军里了,楚国人民能吃得到吗?

        令尹不想理他,把车辙调转到南方,准备回家。

        伍参不死心,和楚庄王说这次我们一定会赢,晋国新换了国君,根基不稳。这次先穀刚愎自用,脱离组织。影响非常不好,他的手下们会不知道要听谁的,军中两个首脑。他们一定会失败。况且,你是楚国的一国之君,晋国来的是一票臣子。国君逃避臣子,传出去太难听了。

      楚王听到最后一句话很是忌惮,于是下令车头向北,驻扎在管地等待晋军。

      这边晋军驻扎到敖、鄗两座山间。郑国卿大夫皇戌来了。说郑国没有贰心,楚军出来那么久了,没什么战斗力了。趁他们没防备,你们晋军打它一定会赢。

      先穀很开心说打败楚国就此一战了。撸起袖子准备开战。

        栾书却说楚国总是教导人民“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不可以怠”用若敖蚡冒“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的事例激励人民树立忧患意识。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们的先大夫子犯狐偃说过“师直为壮,曲为老”我们这次不占理,这仗难打了。况且这次楚王亲征,带的都是骨干,不能说没防备。郑国这是在玩我们,让我们去打,谁赢了跟谁。不管谁赢,实力都削弱了,它跟着不亏。

        赵括、赵同两兄弟却一致支持先穀,主张马上投入战斗。

        荀首说,你们这样是在找死。是取祸之道。

        赵朔说栾书讲的好,如果按他说的治理晋国,晋国一定会兴盛起来。

        双方都不是特别想打,楚王派人来交涉了一次,准备和谈,眼瞅着结盟之事指日可待。不想幺蛾子事又出来。

        预知后文,关注明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