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理论上的大学中最后一门课考试,一口气看了三部中国西部片,记得以前陆川的《可可西里》,对那里的廖阔,苍茫,遒劲以及荒芜,空寂,印象颇深,甚至带有一种敬畏和恐惧的矛盾情感,向往着与排斥着并在。
昨晚看《狼图腾》和今日的《七十七天》与《冈仁波齐》,其触感愈益深刻。
第一部不理想,没有对作者姜戎那种对草原文化、生存法则、对狼、对牧民还有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那种矛盾立体化呈现,也许这还是源于外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对中国文化理解的不透彻,或者说文化差异造成输出不一样。
第二部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梦,大一那会就心想着买个自行车,准备一下,灰头土脸地在某国道上,当然,这个厉害,穿越中国最大无人区“羌塘”极限是五十天,其人用了77天,其剧来自旅游爱好者杨柳松的一个旅行日记《北方的空地》,由同是旅游爱好的演员赵汉唐自导自演,在剧里有一个问题:穿越这种无人区,关键的是食物、水源,还是永不放弃的坚持和不磨损的意志?我看完之后选择后者,食物预算和水源获取这些的困惑不可避免,只要采取恰当的方法,终会有所得(哪怕是喝尿吃草),但当你抬头不见活物,之间天地被远方一天线分割,偶尔的大风过后沙城暴,牦牛过后狼跟随,食尽之后渴当头,值此情景,若还能抬起双脚,睁开双眼,哪怕拄拐,哪怕爬行,哪怕知道一个小时只走了500米,无妨,因为意志还在,意志在,你就不会垮下。
第三部是最有感觉的,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似乎只是在衣食温饱稍有富余的生活状况(不像第二部,都是经济基础扎实,时间充裕,准备充足者,为的是追寻一次自己活一次的机会),他们选择经1000多公里的磕长头,见神山冈仁波齐。他们中有为完成哥哥意愿的年长者,有为其赎罪的屠夫,有为建屋车祸去世的个人赔罪的,下到七八岁,上到六七十岁,还有一个是途中所生的婴儿,丁孜登达,他们中知事的似乎在寻求一种“心安”,这是我的理解,其实不是什么外人看去的信仰、迷信或者其它,仅仅是一部分人在他们心里潜藏着的一种情感。里面有一个转变,在出发前都是为了自己的某个罪,或某个不安和自我祈祷,但即将到达神山时,在某晚必行的念经之后,便提出伺候的祈祷不仅是要为自己,也要为众生;这是伟大的,很伟大。里面的杨培虽身藏远方,但他是幸运的,毕竟那地方是他的一辈子的记挂,不像哥哥英年早逝难如愿。小女孩扎扎也是幸运的,未及弱冠便历经这种精神洗礼,在其一生中必是难得可贵的一段;累了就歇,晚了就睡,没钱了停下打工挣钱,相互扶持,走在那条“心安”的过道上。
看完之后,唯愿这种感召不要太多,谁知呢?不定在某一天就抛开繁琐,也沿着某国道,寻那一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