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生录(2023.04.30)

我们崭新的出去
又缝缝补补的回来
总是这样

今年实岁25,快奔三了,每年无特殊情况的话,春节、五一、十一,每年三次,算我能混到70,还能回家135次,如果母亲能到80的话,还能和母亲见90面,常年奔波在外的父亲就更少了。

一辈子是经不起这样计算的,算的太细了,会想哭。

什么时候意识到他们老了的呢?

父亲老了是在两个月前的一次视频,父亲剪掉了留了很多年的发型,换成了极短的卡尺,打开视频的一瞬间,我愣住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屏幕里的那个男人已经五十整了。

母亲老了是这次回家,发现母亲总会累了,需要休息的频率高了,睡眠少了,觉轻了,皱纹越发的多了,甚至,记性也没之前好了。

疫情几年几乎没怎么回家,其实从上大学开始回家就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好久都没见了。对很多事情的记忆还停留在多年前的版本:父亲和母亲的样子应该还不到四十岁,年轻力壮,外甥女应该还是那个会一边大声喊舅一边往我身上扑的小丫头,而不是现在这个比我高一个头的准高中生,哥哥姐姐应该也都才刚要奔三,而不是现在为了后代奔波的中年人。。。。。

他们好像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在这一瞬间变老 了。

可照照镜子,我 T M D 都要奔三了。

这次回家像是更新记忆存档,接受时光荏苒一去不返的事实,脑海里的世界再也回不去了。

很多事情,就很难不去想了。


为什么你坐在那,看上去就像一个没写地址的信封

最近很喜欢这句话,像照镜子。

和朋友小聚,他在老家成功上岸,备考期找到了女朋友,现在应该是准未婚妻,近期又县城里买了房,挺圆满的。

记得他刚买房就给我打电话说,以后再过来有地方住了嗷。

那自然是要看看,然后聊到老家房价,我愣了一下。

先说一下我大学在长春读,毕业就去了北京然后辗转到济南,买房这件事自己看来总有些水中花镜中月的感觉,且我一直坚持的是,如果要掏空父辈的积蓄然后背上巨额贷款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那我的答案只会是拒绝。

但是老家县城像是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简单形容就是,我今年下半年,稍微注意点开销,不用太努力,不出意外,今年过年回家就可以完全不用家里帮忙的在买下一个户型良好,地段不错,物业负责的140㎡+的一手现房,且几乎不用担心房贷,因为平摊到每个月低的几乎不构成压力。

那一刻我动摇了。

刚才说的愣住,一是老家的房子居然这么便宜,二是,我居然真的有那么一刻的心动。

放在两年前,绝不可能。


大城市的一张床和小城市的一套房,多么经典的问题。

和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回来也挺好,咱俩一个小区,天天一块扯淡。

他又说,其实他现在也想出去的。

他还说,回来的话,你甘心么。

是啊,甘心么,可是又凭什么不甘心呢。


人这辈子,到底在活什么呢?

怎样才算是没白走这一遭,也是一个无比经典的问题了,活得安稳还是过得精彩,生命在于知足还是在于折腾。看似有的选,其实真的有么。

一只小狗,如果他聪明到意识到了自己是一只小狗,会很痛苦的,因为他知道不论怎么努力也做不成人,生下来就定好了,但又真的能"乐知天命"的做只小狗么?

终究是不甘心的,大概率的结果是依旧要折腾,努力想活成"人"的样子,到最后再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只小狗的事实。

人生远看皆苦。


我们也是在不经意间变老的

当我们在纠结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心里是有答案的,只是需要说服自己罢了。

回老家终究是个说说而已的伪命题。

但年岁渐长是不可逆的事实,随之而来的心态也在逐渐变化。

另一个朋友总说,你该找个女人。什么都不缺,就缺爱,那玩意儿不是亲情友情能替代的。

我明白的,但我太矫情。

矫情在于,如果得到的不是自己心里最想要的,那所谓差不多也还可以的,也无法接受。至少这件事情上,真不想将就。

有时候自己都在想,你这个货,就 T M 活该孤独终老。

可现如今也很难像前几年那样戏谑的说出"哥几个养老院见"这样的俏皮话了。

且走且看吧


说回家里。

父亲长年在外,家里只有老妈自己,所以一家子齐心合力的给家里添了两只小狗四只猫。

现在只剩下四只猫了。

两只小狗是兄妹俩,哥哥因为确实顾不过来且真的很疯,几天后送给邻居了,妹妹前些天走了。

母亲养小狗总是很宠溺,不愿意拴着,就在院子里散养,有天自己偷摸摸的跑到马路上,被车撞死了。

被保护的太好,对这个世界总是缺少防备的,愣头愣脑的往外闯,稍微运气不好遇到一两个心思坏的或者没注意的,代价有时候会高昂的无法承受。况且又哪里有那么多的好运气呢。

母亲说,再也不养狗了,心里疼。

于是剩下四小只。一个纯黑,一个纯白,一只狸花,一只奶牛。

黑白两小只年龄大,却小的可怜,父亲心急接过来的早,小家伙还没和老妈学过抓老鼠就带过来了,甚至不知道老鼠为何物,结果就是按照母亲的形容:猫在上面睡,鼠在下面嗑,岁月静好井水不犯河水。后来奶牛和狸花来了,这二位是有业务能力的。没办法农村养猫总还是期待他们会抓老鼠的。

于是就变成了,年龄小长得大的奶牛和狸花天天外面撒野努力工作,饭点和深夜回来吃吃睡睡,年纪大长得小的黑白宅在家里,每天跟在母亲后头充当着不会叫的宠物狗的责任。

能陪着解解闷也挺好,这一点他俩也很称职,在院子里就亦步亦趋的跟着,要不就一直在门口守着哪都不去。

这次回去之后也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母亲也开始喂猫粮了。要不黑白两小只真的有点瘦,当然,猫粮由我提供。无可厚非,对于老一辈来说,养猫还得专门花钱买猫粮多少还是有点不讲道理的。

不过只要家里有活物做个伴,总还是好事。


马上到济南了,要重启减肥大业。每逢佳节胖三斤是靠谱的,每次回老家待个一周,稳定的胖十斤,慢慢减,不心疼。

家里的饭,还是能多吃就多吃几口吧。

2023.04.30  13:31
火车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