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给儿子做早教时,放了几首儿歌,突然想起儿时的节奏,在耳边响起来,情不自禁的哼唱起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歌词大部分已经忘记,几个关键信息却记得,卖报的小行家、新闻、饥饿、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猛的一想,这绝对是旧时代创作的歌曲。饥饿儿童卖报纸,只会发生在旧时代的大城市。比如:上海、南京、汉口、天津、广州、北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马上拿起手机百度,果然验证了我的猜想。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乐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曲调明快、流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在寒风中,走街串巷,叫卖报纸,清脆的童音刺破苍穹。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等小川川长大一点了,我会给他讲《卖报歌》背后的故事,并且会反复讲。每个阶段的讲法都不一样,适应年龄阶段。歌曲的欣赏,学会唱歌曲,歌曲背后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
教育需要极大的耐心,不能一蹴而就,靠的是点滴的积累,习惯的养成。一首歌要唱许多遍才能学会,一篇课文要读许多遍才能背诵,一个公式要思考许多遍才能理解。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少量到海量,从具体到抽象。许多歌曲多年不唱,当时唱的再好也会遗忘;许多知识多年不用,当年学的再好也是还给老师;许多思想多年不用,已经忘记当时的感动。
万物皆可早教,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玩具、一首唐诗、一篇古文!
川爸在家做早教:
码字创业者/全职带娃爸爸/在家给孩子做早教/育儿书籍阅读目标300本!
父母之爱子,则为计深远;注定要内卷,就从娘胎开始!
坚信蒙氏理论:0-3岁的发展,更要胜过以后发展的各阶段,胜过3岁以后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