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水平很高,读这本阿富汗的小说非常有代入感。读下来很顺,没有读外国小说的那种难以理解的字眼。
一本关于赎罪的书。
阿米尔是缺爱的,没有感受过母爱,更没有体会到深切的父爱。他父亲的爱充满了条件与不确定性,所以他努力去争取,不惜牺牲一切,这个角度看,他也很可怜,虽物质条件丰富,但他得到的亲情远没有哈桑多。所以他敏感,嫉妒,任性,伤害别人保全自己,自卑且自亢,没有恰如其分的自尊
哈桑的一生何其坎坷,被阿塞夫羞辱,被阿米尔栽赃,最终死得凄惨。终生不知生父其实另有其人。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有疼爱他的父亲,他坚定的守护着阿米尔,父亲教给他那些美好的品质,坚强,善良,勇敢,仗义。充足的父爱带给他安全感,让他乐观,勇往直前的面对生活。
哈桑于阿米尔,像一座灯塔,无论阿米尔怎样对待他,他永远等待着他,只要他回回头,就可以看到哈桑,最忠实的“朋友”。
读到阿米尔栽赃哈桑,而哈桑流泪说“是”。泪流不止。心碎于阿米尔根本配不起哈桑的友谊。哈桑明明知道一切,他清楚的知道阿米尔做的一切,却依然配合他演下去......
气愤于阿米尔怎能如此自私,只问了他的心安,一次次伤害哈桑。
即使经历了阿米尔的背叛,为了阿米尔的房子,他依然挺身而出,像从前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这种豁出生命的友谊,让人耸然动容
那时的他还不知他是亲兄弟,但他的做法相比于比真正的亲兄弟有过之而无不及
书中充满了混乱,战争,偷情,私生子,阿米尔爸爸的偷情也为自己埋下祸根,他终生不得与哈桑相认,他不会知道他给哈桑带来多大的伤害,他施舍乞丐,他建造恤孤院,他要自己良心安宁。
他儿子也是,阿米尔后来一直都在背叛哈桑的愧疚中度过,直到他为救哈桑的儿子身受重伤。
书中教人向善,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已经做过 的事,但我们可以选择往后做的事。人们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