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再下基层调研,深感思想观念转变之难。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语出《论语.雍也》)孔子深感人与人之间沟通存在的屏障,你接受的信息,都是你想接受和能接受的,而不想接受与不能接受的,会被自然屏蔽。
创新难,让他人接受创新的事物更难。我是个性情有些急躁的人,或许是站在讲台上做教师的习惯使然,习惯了单方面灌输,尤其是面对知识智慧、思想观念完全不在同一层面的人,缺乏反复详解沟通的耐心。一项工作,你在谈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他在说枝末细节和鸡毛蒜皮,完全不在一个调子上。终于,我又犯了狭隘,粗暴地打断对方,直奔主题。在他躲闪的目光里,我突然内疚起来。对人好,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把好事办好,才是最终目的。
是不是他人不能接受,就不再讲了?不能。孔子在《论语》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的智商与资质是存在天下差异的,有人聪敏,有人迟钝,有人思维活跃,有人呆板保守。孔子老师的三千弟子,也不是个个都能心领神会举一反三。遇到愚钝的学生怎么办?是要怒火中烧,拿起戒尺打手心,还是心生愤闷,暗骂一句朽木不可雕也?
面对不能接受建议的基层干部,面对不能领悟知识要领的学生,面对心不在焉的顽皮孩子,做领导、当老师、为父母的要学会“不愠”,就是不生气。
念及于此,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语出《论语·述而》),学习中遇到困难,从来不放弃;教育别人,即使别人暂时不能理解和接受,不会因此而厌倦,这对于我有什么难的呢?你身为领导,老师和父母,指引和教导他人就是你的职责,又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这就是做人做事的修养。
一种理论说人分四种:一是有本事,并且有脾气的人;二是有本事,但脾气特别好的人;三是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的人;四是既没有本事,也没有性格脾气的人。我曾经给一位局级干部做过短期的秘书工作,他是山东胶东人,一口浓重胶东口音,烟抽得极凶,脾气也极凶。行事独断专横,作风霸道,对下属的县处级干部像对自家孩子一样张口就骂。那时年轻,好生羡慕这做人的霸气,但如今回头再看往事种种,却又了新体悟。真正有大本事的人,经历多了风浪,见识多了世事,反倒是见惯不怪,心平气和。所以,表面上脾气大脾气凶的人,不仅仅是做人胸襟格局的狭小,也是没见识多大世面的表现。
那个满头灰发,年纪长于我的支部书记,对基层工作比我有着更多的热爱,对职工的需求比我有更多的认知,我们需要的不是碰撞,不是交流,需要的是融合。其实我们之间完全不需要交集,顶层设计理念与实际管理工作,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我重新打开笔记本,努力让眼神里充满善意的微笑,甚至语调也轻慢下来,把自己放在低端的位置,将创建的构思再一次详细向他汇报,为他解读。
正午阳光暴晒,随行的省报记者还要赶赴下一个采访点,我无法预料他最终是否能接受我的观点,但我已经完成了与自己的一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