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Erntedankfest(直译:感谢丰收的节)- 和外孙做了果盘
每到秋季,家家户户屋里门外饰品换装。十月第一个星期天是这里的感恩节,而十月的最后一天是万圣节- Halloween。有人问这两个节的共同点,回答是:南瓜。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刚来德国时就经历了万圣节,我以为感恩节和万圣节是一样的,只是德语英文叫法不同。原来万圣节是90年代初才由美国传来(就让我给赶上了)。好多90后和我这个外来户一样有着对这两个节的糊涂。
过任何一个节对大多数人而言表象是一种形式,热闹的是孩子。一到秋收季,做顿新鲜奶油南瓜汤是不可缺的,加上秋季饰品的烘托,节日气氛满满。先过完感恩节,孩子们就忙不迭的准备着万圣节的行头及节日活动的计划。
我们家地下有一间大约50平米的儿童活动室,连沙发带床可以睡下10几个孩子,给孩子们办Party用的。孩子们之前得经过妈妈同意,请不超过10个孩子,两个孩子每人5个指标。万圣节这天我给孩子们准备好晚饭,他们叽叽喳喳的吃完饭,换衣化妆,变成一群小鬼儿后,分头蜂拥出门讨糖去。
我们家也准备了好多糖果巧克力,来讨糖的大概先后能有个20来波儿,都是按铃,我开门,他们:Süsses oder Saures - 甜的还是酸的(酸=生气)(英文 Trick or Treat)?我:当然甜的!给包糖果分去吧。
有次儿子那波儿刚出门一会儿就笑得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我奇怪发生了什么。一个孩子告诉我,原来他们摁了一家门铃,开门的是一个老头儿,老头儿刚露个脸,孩子们就先后笑成一片,结果给老头儿笑恼了,没给糖果,还骂了他们。我听着奇怪:那你们笑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那老头儿长得像动画片里的人物。。。我脑补了一下当时的情景,可怜的老头挺高兴的开了门准备给5,6个5,6岁的小孩子们糖果,结果看到小鬼儿们那里放肆的哄笑,,,我忍着笑(此事没发生在我身上):你们太不尊重人了,这样做碰到谁都得挨骂,赶紧的每人写个抱歉的纸条放到那家的信箱里!
之后10点前孩子们准时回来,分糖也是热闹,加上他们互诉今晚的经历,怎么也得忙活到12点。我去督促他们休息,第二天10点准时起床吃早餐。
感恩节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既是庆丰收,同时感恩上苍使人们的劳作没因天灾虫祸付之东流,也使我们铭记,所有得到的美好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而去“感恩”,最大的受益者则是自己,因为感恩之情能让人感到幸运快乐。受人(包括家人)恩惠后不止只是说声谢谢以示礼貌,更应想到自己是何德何能。我很怕“两肋插刀” 这个词,从前对此词的含义懵懵懂懂的。在受了他人太多恩惠后,实在难舍致人于困境,更别谈要让他人为我两肋插刀了。我既无能使他人因我获福,怎会无耻的让人因我插刀?我干嘛去做些不计后果的缺德事而后让朋友为我献身?
我感恩我活在和平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