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飞扬的日子

       看这部剧的起因来源于另一部剧。这几天无意中重看了《太平天国》,突然,剧中的谭绍光突然扯到了脑神经中很久很久没有跳动的那根神经——高中时所有的美好都被那个男孩占领,而这部电视剧里的谭绍光像极了他,不仅是长相,是神似。所以我一头扎在里面,不愿出来,自欺欺人的把自己当成一个豆蔻少女。

        查了饰演者,才知道他叫徐洪浩,于是对他出演的电视剧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把目标锁定在《第一次亲密接触》上,网上评分为6.9,但我深陷其中。徐在其中是男二,一开始我只愿看他,其余的全部跳过,但慢慢我发现这部剧很好看。这部文艺气息浓郁的电视剧,那是发生于互联网最初铺向我们生活中的时候。里面的每一个情节都像极了我的大学时代,脑中的那篇又被我轻轻拾起,才发现日记本里的那片枫叶依然鲜红似火。

       那时候,QQ头像只有那么几个选择,是以头发颜色和一些眼镜、帽子之类的来区别的,头像下面是个性签名。我们经常变换昵称,即使在现实中,我们也侃侃而谈各种网络名词,比如青蛙、恐龙、见光死等等。当屏幕上出现886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顿时觉得自己可以从当下的空间抽离出去,周围先是青苹果的味道,外层才是现在的真实世界;那时候,网络就是虚拟世界的代词。大家一边对它感到好奇、新鲜。一边又对它趋之不及,唯恐被这无形却又洪水猛兽般凶猛的东西吞噬;那时候,即便是每个人都期望能在虚伪的世界中,找到一个现实的梦中情人。可在线上还是会谨慎的带着各种样式的面具,扮演着自己心中的角色。因为害怕被熟悉的人嘲笑,也害怕被陌生人欺骗。

      这时候,现实中时日无多的轻舞飞扬,平凡却纯情还略带一点闷骚的痞子蔡,他们或许是那个时代的菜鸟,也可以说是另类。或许他们都清楚这个时代的规则,可他们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原则,相信着虚无世界中的爱情。

     痞子蔡是这么解释亲密一词的:密者,秘密也,亲密者,能亲近心底的人是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相互坦诚,互相之间心不设防,性格投缘,所以很轻易的就走进了彼此的心中。虽然,他们的结局催人泪下,可我所感动的,是他们之间的那份纯情让我想到某年七夕节的广告语:“弹指红颜老,刹那华芳,唯有玫瑰,依如最初那般娇艳欲滴!”对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说:只有阮阮的青春是不朽的。是因为唯有阮阮,一直不曾背叛过爱情,一直相信着爱情,甚至到生命的终结,都是在寻找爱的路上,我们是应该惭愧。

     我们现在怎么了?

     为什么那么多即时通信:微信、QQ、微博、微信、各种论坛、贴吧……我们现在的选择比起当初,多了何止百倍,可在这么多的选择中,为什么我们的好友中大都是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难道我们已经不需要跟陌生人聊天了?

    我们现在可以根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位置、职业去寻找我们的梦中情人,可真的找到的,在这失去了神秘感的网络上,又能怎样?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电视剧中早就说过,网络迷人,是因为它的那一丝不完美,一丝神秘,你从不能知道你对面的是男是女,是青蛙还是王子,有了这一丝不完美,就等于在虚无中多了一层牢牢的安全罩。有了这层保护,我们放心的在虚拟世界里,扮演各种角色,当然,包括扮演自己。最真实的自己……

     现在,去哪儿哪儿都是实名,也有不实名的地方,大都充斥着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一夜情、艳照门……再也回不去那个时候的情感了。我们现在怎么了?是网络把我们变成现在的这种样子?还是我们把网络变成现在的这种样子?这么无奈的样子……

     我只是怀念了,我怀念当年也曾纯情的样子。我怀念那是深夜不眠对着陌生人侃侃而谈的样子。我怀念当年为了求到爱慕男生的QQ号码想尽各种办法,仿佛得到他的号码,就意味着拿到走进他内心的钥匙……

     我也只是厌倦了,我厌倦现在这样每天都挂在网上,却只能把各种程序当电话用,当通讯录用。我只是厌倦了,现实跟网络骨肉相连般的嵌在一起,再也没有可以倾诉的窗口了。

    是啊,我们这些80后,又被时代狠狠的耍了一把,网络它已经掀去神秘的面纱了,而我们,也已经随之不再纯情了。

    好羡慕痞子!你的青春,永垂不朽,你的舞步,永远曼妙飞扬!在心间

   于是……

   我登陆了许久未上的QQ,并且改了昵称,重回那段轻舞飞扬的日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