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和放开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高考”
火山
高考的信息又在铺天盖地,不禁又想起自己经历的那个时光片段。考前的紧张气氛,实际上也是筛选人心理的过程,至于之前学习了什么东西,反而不是变得最重要的。
我还是有点紧张,虽然一直练习长跑,增长了点韧性和毅力,但是意志却是在经历这样的关节点上,有点纰漏。语文是第一科,写文字时手竟然有点颤抖;接下来的第二科开始,手反而不颤抖了。至今我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可能过于重视它吧,导致自己失去了一点平衡;我记得中考时,自己几乎心无旁骜,怎么到高考就这样的呢?
原来我逐渐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了,初中时期一心求学,不受忽悠;上了高中高手如林找到差距,发觉自己原来仅仅是非常平常的一员罢了。一直以来,所在班级的名次大约18到21名左右,所谓成绩最好的,就是在第二次模拟考得来个第六名,整个县城听说是15名左右,这几乎是我最好的成绩表达状态了。高考就栽了跟斗,可能在班级就掉到了30名左右吧。不过,成绩出来之后,语文竟然是最高分,其他所谓手不颤抖的,意料之外。
有两个意外,化学我记得差不多有四分之一,我不会做,竟然有五百多分;数学惨不忍睹,400多,从来没试过——当时我感觉是搞错试卷了,数学一直都是我的爱好和强项呢,电话查分都是那样。当时,我就有种感觉,重读。不过,我报考的是冷门类师范,况且也是冷门专业生物。谁知道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这两个东西竟然在众多学子中,成为很好的热门呢。
时光没有扭曲正确,正确被扭曲是在人的意识加工中,出现了暂时的变形。我以为方法不及技术,技术不及策略,策略不及规律,借助别人的眼界,找到规律,比前面所做的更加有长久的意义。人生是一项长跑,一时的领先和落后不足为道,只是我们对一时的领先有太多的重视而已。广泛的阅读,以及尊重有眼光的科学界人文界的前辈,我们的选择和落脚点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是实际从业的泥潭里,究竟有多少潜规则,我们倒是需要花时间去认识,以及逐渐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不会被忽悠进去,导致蒙蔽自己的进取心和一定的单纯心。当事情或事物已经显得有点透明了,我们可以再选择自己喜欢和向往的来做;当然,喜欢的和职业刚好重合,那就再好不过了。
基于客观然后有强烈的主观,我觉得这样放开手脚来做才有更多的现实意义。除非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空降者,不然踏实向前蜕变,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