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简书是在2020年初夏,初遇006不写就出局,一时冲动,即可加入,计划7年后一起相约去南极看企鹅。
最初几周兴趣盎然,坚持周周奉献一篇作业,差不多几个月后,才思枯竭,提笔不知如何下手,很是惶恐,再加上忙事业,赚钱似乎比写一篇文章更重要,便逐渐停笔不交作业了,这时,有一起的伙伴会喊我鼓励我督促我,带着愧疚我依然选择以赚钱为主,自此,彻底停笔。
今天2023年的第二天,我当初的赚钱事业在去年已经交给他人打理,不再参与,滚滚而来的疫情也陪伴了我们三年,我们别无选择穿行其中,踉踉跄跄呻吟着匍匐前进,不知道撒子是个头。就在前半个月,国家突然放开,被疫情绑住了手脚的每一个人突然松绑,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多了些恐惧,当所有的人通过各种方式问候“阳了吗?”时,恍然回首,我们已经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完成了两个时代的交接,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浑然不知中完成,下站上站启程,身不由己。而此刻的我被裹挟着卷入新征程时,再次打开简书,已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
我们生命里有太多的选择,人生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倘若我在2020年的初夏参加初秋坚持下来,到了现在,应该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了吧,钱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赚的,更何况,钱不是赚来的,它是被自己吸引而来的。我一周一篇作业的选择真的就成了当时阻碍钞票的卡点吗?
“流通”是一个动词,它始终是一个动词,“光阴”是一个名词,它始终是一个名词。我们大写的“人”也是一个名词,放进不同的语态成为不同的意境。一根朽木漂流在流通的河面,朽木永远是名词,就算赋予流通河面这个大动词,它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名词。一朵蒲公英的种子也是名词,它被风赋予流通,落地的瞬间成为动词,开始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罗胖在前天晚上的年终演讲中提到“把自己放进去,活成一个动词”,打底就是这个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