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笔记|185-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

罗辑思维笔记|185-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
罗辑思维笔记|185-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

1. 核心论点

社会分层导致教育分层,中国正在面临这一进程。

2. 背景知识

2.1 教育分层

教育分层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如发达地区和富人占据更多的教育资源。

教育分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 教育内容
  • 教育使命
  • 教育目标

在宏观意义上,底层、中产、顶层社会对子女后代的教育培养路径分化,结果是每个层次族群的后代依然只能处于本阶层,很难跨越到更高的阶层。

2.2 阶级社会

典型的阶级社会:

  • 印度种姓社会
  • 欧洲贵族社会

一个人的阶级由血缘决定,与财富、社会地位无关。而中国古代直到今天,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阶级社会。

中国的古代科举教育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对于所有人是一致的。教育的资源有差别,但教育目的没有分化。科举(高考)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开放,促成社会的上下层流动。

2.3 房价案例

  • 中国房价:从市中心到边缘地带,均匀式下跌;
  • 美国房价:从富人区到穷人区,断崖式下跌;

社区自治制度下,房产税供给教育,因此穷富人区的教育资源相差悬殊。

3. 素质教育 vs 应试教育

3.1 常青藤录取不公平

美国的主流社会精英是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族群。常青藤私立名校(藤校)实质上是精英社区的培养自己后代的环境。藤校以素质教育的种种录取要求达到两个目标:

  • 保证自己族群的精英优先获取教育资源
  • 排斥其他族群,同时将最杰出的外族群精英纳入藤校体系

华人往往在各方面都“达标” 的情况下无法获取藤校录取。如被哈佛拒绝的米歇尔·王案例。

私立大学招生特点:

  • 不以公平为目标
  • 没有明确的标准

为了排斥其他族群,设立一系列门槛:

  • 希腊文、拉丁文考试
  • 社交、体育
  • 校友面试

3.2 进入常青藤的途径

目前美国,获取藤校录取的途径主要有:

  • 体育特长
    以白人精英的文化倾向为标准:击剑、高尔夫球。隐性挑出有钱的家庭。
  • 家长是校友
    校友面试制度。一代藤校,代代藤校。
  • 校友捐款
    倾向于录取有捐款历史的族群,看重族群对大学的贡献。

在这样的现实下,非精英阶级的后代进入藤校系统难度很大,马太效应,社会愈加固化。相比之下,中国式应试教育下,社会流动性较大。

4. 美国底层状况

4.1 穷人的状况

底层阶级很难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贫穷本身就是一种专制。
-- 《我的底层生活》

避免贫穷的措施

  • 结婚之后生孩子
  • 高中毕业
  • 有一个工作

但是,美国穷人做不到。根源在于社区影响和认知局限:

  • 缺乏自制力
  • 缺乏认知能力
  • 缺乏长远规划

穷人的思维、认知,决定了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命运。穷人更依赖安全感,更难以突破自己的现状。

影响一个人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教育背景、父母朋友、社交社区。

4.2 无处不在的局限

每个人的名义都受到自己认知的局限。中产阶级也很难突破自己的局限,无法理解顶层精英的思想。拒绝改变自己的思维。

阶级分层的实质是观念的分层

5. 美国教育分层

教育的分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教育内容
  • 教育使命
  • 教育目标

5.1 教育目标

三个阶级的教育目标:

  • 底层教育
    教学基本生存能力,目标是培养成能做工作的社会工具。
    案例:KIPP,应试教育集中营。“校训”:work hard, be nice。
    对于底层,应试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以军事化的管理,提高自制力。
    通过应试教育进入大学,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这一点与中国无异。

  • 中层教育
    中产阶级的教育是典型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中产阶级的培养目标是:变得更加优秀,被人挑选。就像量产高等材质的工艺品,而非艺术品。

  • 精英教育
    上层社会的经营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决策能力,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领导者,驾驭蓝图。
    而不会注重中产阶级的素质特长,具体的工作挑选别人来做。

私立学校培养模式,不强调纪律。教育学会欣赏、选择、改变世界。

5.2 培养模式

  • 底层阶级
    完全依赖学校教育。
  • 中产阶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 精英阶级
    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提供环境。

可以看出,社会阶层越高,家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更多的变成家庭族群发展的延续。

6. 中国现状

中国社会的财富分层基本成型,教育分层尚未显著开始。社会分层的必然因素:

  • 社会的复杂性
    不同社会层次的人,价值观、信息、认知水平不同。把握世界的能力不同。
  • 人工智能
    技术的革命引发人类社会高度分化。
  • 财富阶级必然寻求巩固自身优势的途径。

面对社会必然分层的趋势,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认知升级(罗胖广告)越来越重要。

不论阶层如何分化,每个时代都有超越时代的人物,我们称之为英雄
超越自己的阶层,超越自己的认知。

7. 启示

7.1 阶级趋势

社会的分化和教育的分化是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教育分层,是精英阶级维护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通过已有的优势,占据未来的发展资源,避免“富不过三代”的结局。

7.2 家庭与未来

自己的目前的奋斗决定了未来孩子的起点,自己的文化素质影响孩子的出身。

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

  • 教育出身;
  • 职业出身;

改变下一代的:

  • 家庭出身;
  • 地域出身;

要对未来负责,就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提升自己,升级认知。

7.3 感悟

  • 思考的越多,更容易理解这个世界。很多以前不能理解的现象,现在可以自圆其说。
  • 见识决定命运。阶层固化的本质是思维僵化。
  • 比认知升级更重要的是——自制力,是所有能力的基本。

用时1 h。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