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栗子,不算秋天 |
▼
- 风物君语 -
梁实秋写「桂花煮栗子」
其中讲到
徐志摩曾对他说
每值秋后必去杭州访桂
吃一碗煮栗子
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但有一年,他到了以后
却见桂花已被秋雨摧残干尽
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
叫做「这年头活着不易」
我此时十分能体会他的感受
毕竟,每到了秋天
我都会患上「栗子综合征」
▼
1、
一大锅的「哗啦」声都是儿时回忆
糖炒栗子
我对栗子的认知,长久以来只停留在「糖炒栗子」上面。
秋冬的北京街头,总有卖糖炒栗子的小贩。栗子都是现场炒制,粗大的黑砂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带着油光水亮的栗子在腾腾热气中翻滚,那场面当真美妙。心甘情愿地排着长队,买到后,把用牛皮纸袋包好的栗子揣在怀里,走几步就剥开吃上一个。栗子只是小小一颗,甘甜清香的味道却是无穷尽,在寒冷的季节能给人极大安慰。
梁实秋曾写秋节过后的糖炒栗子:
「孩子们没有不爱吃栗子的,几个铜板买一包,草纸包起,用麻茎儿捆上,热乎乎的,有时简直是烫手热,拿回家去一时舍不得吃完,藏在被窝垛里保温。」
读起来兴味无穷,似乎都能闻到栗子的香气。
小时候,觉得糖炒栗子如宝贝一般,因为只在特定季节才能见到、吃到。长大后,四季常能吃到糖炒栗子,偶尔买上一包,却很难再尝出儿时那种兴奋盎然的滋味了。
2、
除了螺蛳粉,只有这个最馋人
板栗肉粽
我妈是广西柳州人。以前,我常跟着她回老家,到了以后,最先要吃的就是板栗肉粽。
面对刚煮好的粽子,顾不上烫手,把系粽子的细绳解开,轻轻剥开粽叶,亮晶晶的糯米就露出来了。
用筷子「切」下去,完整的粽子瞬间向四周敞开好几瓣儿,嫩黄诱人的板栗粉蓉冒出热气,几块肥嫩剔透的五花肉若隐若现,流出的猪油已浸入糯米,鲜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接下来只管大快朵颐。
工作以后,我很少再回去探亲。除了螺蛳粉,最馋的就是这一口儿。
不过,这粽子并不只是广西柳州的特产。在厦门泉州、浙江嘉兴等地,板栗肉粽也都是当地传统的风味小吃,各有千秋。
3、
山珍海味也填补不了的味道
栗子鸡
和栗子有关的菜并不少,最有名的当然是「栗子鸡」。栗子鸡是山东济南的传统菜,由栗子与鸡煨炖而成。
一盘「完美」的栗子鸡,应色泽晶莹透亮,滋味香浓,鸡肉鲜嫩软韧,被浸透汤汁的板栗酥软而不烂、甜咸俱有。菜里的栗子甚至比鸡肉还要好吃。一口栗子、一口鸡,那种满足感,是任何其他山珍海味所不能填补的。
栗子鸡也不仅在鲁菜的餐桌上。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秋冬一到,全国各地都能见到栗子鸡霸气端庄的身影,谁都抢不了它的风头。
4、
中国本土产品,十分骄傲
南北栗子
板栗产区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且产量均丰。这样看来,怪不得广受欢迎。
在北方,栗子和枣一样,都算是日常食物,老百姓平时常吃,倒算不上有多稀缺珍贵。过去民间里,还有给新人「撒帐」的习俗,「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 寓意早生贵子、利子多福。
北京怀柔有个古栗园,漫山遍野尽是栗子树。据说,这园子里产出的板栗在明朝时期曾是朝廷贡品和祭品。到了清代,慈禧太后为了延年益寿,也常食糖炒栗子、栗子面儿窝头、还有带栗仁儿的八宝粥。
怀柔的栗子一边扁平、一边圆,色褐红棕,肉质细腻甜糯,皮脆易剥,被称为东方「珍珠」。
除了怀柔,著名的良乡板栗也有相当长的历史。
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良乡,燕山属邑,驿中……易州栗,甚小而甘。」良乡一带多板栗树,每年秋季收栗,个小壳薄、细甜松软、芳香气浓。
天津甘栗似乎在日本更有名气,不仅街头有许多天津甘栗的小店,《银魂》《蜡笔小新》《白熊咖啡厅》等多部动画也都有提及。
过去时候,北京河北一带产区生产的栗子均由天津口岸出口国外(主要销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相当于一个巨大的集散地,因此被统称为「天津甘栗」。日本的栗子老字号「甘栗太郎」也是从天津日租界起步。
山东的泰安板栗在明清时就已被定位「贡品」。果实均匀有光泽,味细腻甘甜。泰山地区的栽培史已有500余年。
辽宁的丹东板栗始于明末清初,主要为了适应日本市场口味需求而栽培。果实个大不裂瓣,色泽口感都很好。
南方的栗子产区也不少。
湖北的罗田板栗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开始人工种植了。这里的板栗品种多、色味独具一格、极耐贮藏。
罗田板栗个头大、淀粉多,不宜糖炒栗子,倒很适合板栗烧鸡、板栗红烧肉等佳肴。
江苏的邵店板栗也有数百年的栽培史。邵店镇还被中国林科院专家誉为「中国板栗第一镇」。这里产出的板栗,色泽光亮、肉质松软、甘香甜糯。
苏菜里素来讲究食「风栗」的习俗,也是非常有趣。《红楼梦》里就有袭人吃「风栗子」的描述。
风栗子是个啥呢?将新鲜栗子放在竹篮中,挂在通风的地方吹上几天。风掉些水分,果肉微微蔫软,糖分凝聚,吃起来更是细腻柔韧、绵软甘甜、口感微妙,自然是别有风味,与生栗子进嘴后满口脆掉的碎渣大不相同。
安徽舒城有「板栗之乡」的美称,有2000-3000年的发展史。尤其是出产的“大红袍”板栗,个头大、色泽深红、营养价值很高,生食、炒食均可。
5、
八月的梨子九月的楂,十月板栗笑哈哈
「肾之果」
栗子是古老又有内涵的食物。不仅是中国本土出品,产区多、产量大,也是对身体极其有益的好东西。
栗子性温、味甘平,《本草纲目》里对栗子记载: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黄帝内经》里所说的「五果」,也有它。
栗子不仅有「肾果」、「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还被称为「人参果」。
不过,栗子虽好,也要注意不能多吃。生吃难消化、熟食易滞气,因此单次不可多食。
文丨Saturn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