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两位美女同桌,马老师和云老师

这两周我很幸运,有两位美丽的老师同桌。今天是周一,也是她们开学后的第一天。

熟悉我学生生涯的朋友都知道,每年这个日子,都是我雷打不动趴在班门口小凳子上,一遍换着发麻的腿一边补作业的日子。

曾经在农历正月十七,我写过一篇《“可怕”的农历正月十七》,九月份的开头那几天,就是我一年中另一个日子可怕日子。

因为我不喜欢写作业,所以连带着对布置作业的老师看法也不怎么好。

之前我从不觉得自己的学业里有老师的功劳。

我原本以为,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很失败,中考失利、高考失利、各种考试都考不好,总是在一次次的跌倒后再爬起,才能跌跌撞撞的闯过一道道难关,在这样的过程中,总是无形中肯定了自己的努力,却总是刻意忽略老师的作用。

学生时代,我不光因为不写作业被罚,还因为顶嘴被老师打,高中时期更有过抗议学校乱收费带着全班同学揭竿而起罢课两天的壮举。

所以在我的回忆里,老师的角色总是有点反派的色彩。我对老师怀有偏见,觉得他们不过是照本宣科,换谁站在讲台,都能对着课本念一遍。

可是通过对群里的几位老师的了解,我慢慢改变了看法。尤其是这两周我的两位老师同桌,马老师和云老师。

她们两位,一位是银川的小学老师,开学就要教三年级了。一位是珠海的幼儿园老师,我暂时还没明白教哪一级。

看了两位同桌分别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对教育学生做出的努力,我觉得我要反思了:我三十一岁了,做了二十多年学生,现在一年能看几十本书,能背诵各种诗词歌赋,而它们的开始,正是我的老师们从人口手、左中右开始教会我的……

说回两位同桌。

晓云老师是我们群里的元老了,她总是很安静地写作、打卡,之前很少参与大家的讨论,之前因为稀饭那篇惊艳的短文,让群里的伙伴们忽然发觉这位一直坚守的晓云姐,简书ID“朵朵颐”。

我想她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安静的人吧,把她的想法和感悟,都印在了她的文字里。唯一不太好的一点,就是晓云老师的文章总是太短,二三百字实在不够读。

比如那篇治疗牙齿时感悟出的《除了玩,还有啥?》,完全可以在“医生感激地看着我说:孩子的教育我现在才恍然大悟啊……”之后,列出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小班中班大班在孩子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区别和侧重点,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内容,也是我和那位医生这样的小白家长想要明白的。

所以,晓云姐,多写一点吧!

马老师延续着我与西北方向的联系,在银川教书育人。

她的文章时而很长,有教学思考,也有生活感悟。时而很短,简单的释放一下情绪,我相信释放过后她依旧能够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带笑容和蔼可亲教孩子们语文课。

——翻看马老师的文章,居然发现了对《西红市首富》的大差评。一番吐槽后又提起了经典的《肖申克的救赎》。

其实我想说,马姐姐完全不必用这样比较,《西》就好比春晚上的《卖拐》,只求带给人笑声。从立意来说,它不仅仅比不上《肖申克的救赎》,从立意来说更加比不上《我不是药神》。

但电影即使没有深刻的意义,能够带给人两小时的快乐感受,也就算是及格。

建议您放下情绪,不要太多期望,就当做一个小品再看一遍,我想会有不同感受的。不过这个纯属建议,每个人品味不同,有些电影我也是说什么都看不下去的——如果真的欣赏不了,就让它随风飘散就行。

马上就要到教师节了,祝我的两位老师同桌节日快乐、事事顺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配合公司同事搭建移动端测试框架,其中需要维护设备池的连接。考虑到wifi连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网络中导致的AD...
    ADark0915阅读 392评论 0 1
  • 中信书院阅读 103评论 0 0
  • 提问敏感期 3到9岁的孩子,语言高度发展,开始有能力思考世界了。他们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为什么小鸟会飞、为什么...
    晴天滚雷阅读 2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