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向母亲要4500元生活费被拒,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一

前不久,成都的一个大一女学生求助帖走红网络。

大意是这样的,成都一名大一女学生希望母亲每月给她4500元的生活费,但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她觉得很委屈,一个月花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

来自网络

求助帖网络走后,有记者进行调查,成都的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在1500-2000元之间,少部分在1000元-1500元之间。

恕我直言,作为一名普通家庭的在校大学生,一个月4500元的生活费,这相当于很多普通大学生刚毕业的工资啊,有的估计挣得还没有这么多。

先不说给多少钱合适了,作为学生,自己还没有能力去挣钱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想着拿父母辛苦挣来的钱,用作享受。

但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是不少的。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就和我聊天说起她的同事,她说,她同事经常和她抱怨说,女儿的零花钱花的太多了,一个月8000的工资,基本被她用去一半。

当时我有点惊讶,既然花那么多,那就控制给钱不就可以了吗?

可事实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她同事家里就一个女儿,家里人对女儿都比较疼爱,并且上学的城市离家也远,一开始父母觉得每次给女儿转钱比较麻烦,也担心女儿在学校生活费不够,再说家里收入也是公开的,于是她同事就把工资卡开了一张副卡给女儿,这样女儿每个月都能知道卡里进账情况,可以直接使用。

朋友同事说,一开始女儿用钱时都还给说说用来干什么,到后来,慢慢的就发现花的越来越多。她也劝女儿少花点,女儿就说得买这个买那个。所以现在每个月基本花去工资卡里一半的钱。

2019年8月31日,身负校园贷的许阳(化名)从南京一商业广场28层楼跳下,让人痛心。

其为南京一211大学毕业生,身亡时年仅23岁,其在一年前向10家金融机构贷款约36次,累计获得贷款七万多元,在校期间反复进行贷款消费,截止身亡仍有9笔累计两万多贷款未还清。

这是一个惨痛的没有正确的金钱、消费观教训啊。

往深里说,这本质就是财商的问题。

由此也可见,这些家庭在财商这块的教育是缺失的。

                                                   二

今天在微博上刚好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两样,一个爱的教育,一个是财商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所以中国到处都是内心没有长大,不知如何去爱自己爱配偶爱父母爱子女爱亲人爱他人的成年人;没有财商的教育,我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自己利益所在,应该如何去争取。以上分别是精神自由和财务自由的基础。


图片来自微博


其实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所设立的各门学科中,仍旧是没有对孩子们关于财商方面的教育的。

那么什么是财商呢?

财商,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通俗一点就是,关于金钱的态度以及应用。

关于财商教育呢,就是一种对孩子知识结构完善的方式,它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这种教育能够解决孩子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关于金钱与财富的问题

财商教育在犹太人身上体现较为明显,目前,全球经济圈中的很多精英,都是犹太人。比如现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全球外汇、商品和股票投资家索罗斯,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通讯社创办人布隆伯格……


而我们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时代与既往不同,所以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财商知识,并且越早越好。

                                                                    三

那么如何培养?

首先我们要明确知道,财商是包括着金钱观的问题,那么钱流通包括了收入和支出两个部分,所以对于钱的管理以及消费的方式就是核心,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可以从压岁钱以及去超市开始。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进行不同的金钱教育,(以下年龄节点,仅供参考,不需要非得严格遵守。)

3岁:教会孩子知道钱的用途

孩子3岁时候,可以带去超市买东西,让孩子体验“把钱交给收银员、再拿回玩具”的感觉。

这让孩子渐渐地明白,世界上有“钱”这种流通物,分为纸币和硬币,并且可以用来交换想要的东西。

4岁:教会孩子认识货币单位

4岁时,教孩子认识货币数字,认识基础的货币单位:元、角、分,且会用钱买简单的物品。同时,让孩子明白“钱是有限的”。

5岁:教会孩子明白钱是通过劳动得来的

5岁开始给孩子零用钱,并和孩子签订零用钱契约。让孩子明白“钱是通过劳动得到的”,并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苦。

6岁:教孩子学习攒钱

孩子6岁的时候, 可以给孩子创造数钱、收钱和攒钱的机会。具体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模拟开店”。爸爸妈妈扮演顾客,孩子扮演店长和收银员,负责把家里的东西定价,然后卖给爸爸妈妈。

7岁:教会孩子克制欲望,延后消费(这一点意识很重要)

7岁,孩子上学时,可以给孩子一部分钱,由他来支配。但要把孩子的钱分成三份:日常开销(用来购买必需品);短期储蓄(用来攒着买贵重物品);长期储蓄(用来做投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钱是有限的。

孩子可能会出现哭闹、伤心表现,那么这个时候,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取舍的道理,不能样样兼得,在花钱的时候,要懂得取舍,做出选择。当孩子觉得钱不够用的时候,是教育财商最好的时机:可以给孩子提出两种解决办法:1、委曲求全买便宜的2、都不买,想办法赚钱,攒钱后买好的。

8岁:给孩子银行开户存钱

孩子8岁时,可以带去银行进行开户,教会他存钱,取钱以及初步了解银行功能,另外鼓励孩子把不喜欢或者不用的东西卖掉,体验赚取第一次收入。

9岁:教会孩子简单的用钱计划

孩子9岁时,可以教他如何讨价还价、使用优惠券和打折券,自己手上的钱应该如何合理分配。

10-12岁:开始学会记账

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从一笔笔的开支收入、每个月的金钱管理中,懂得节约的道理,同时教会孩子反思查看消费情况。

12岁以后:尝试提前消费

12岁以后,孩子基本可以参与成人的理财、交易等活动。可以给孩子提前消费的选择权,让他体验延后消费的好处,也能体验提前消费的坏处,逐步建立理性的正确的消费观及金钱观念。

以上便是关于孩子在财商教育方面简单且有用的方法,财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获得自由,增加收入、减少财务问题的初衷,是减少在金钱上的虚荣心和攀比风。

所以,记得财商教育越早开始越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