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未经思考的写作,不是真正的写作

昨晚,砍柴老师讲了自媒体写作的选题。

他强调,选题对于一篇自媒体文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内容分发平台,一个好的选题甚至能占到30%到40%的比例。

他还让我们思考:

当一个好的选题曝了的时候,我们要去分析,这个选题为什么会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读者愿意打开?文章的话题度,转发率为什么会那么高?

由此,我想到了思考的重要性。

的确,写作需要我们每一位写作者能够沉下心来,一步步地去分析和研究文章的各个环节:选题、标题、内容、结构、故事性、结尾……

一定要站到作者的角度去思考:

作者是如何把一篇优秀的文章一步步构思出来的。

我忽然有种顿悟的感觉。

说实话,我一直是一个不爱思考,浅尝辄止的人。

凡事我不喜欢动脑筋,只希望别人能给我现成的答案,短期时间看来,我自认为走了捷径,但是从长远来说,我走了很大的弯路。

在以前的学习生涯中是如此,后来参加了工作是如此,现在加入写作训练营还是如此。

这就导致了我的进步很微小,甚至没有,虽然我看上去很努力。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不要用你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还有一句:

“不要每天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这些话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是因为它们点中了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死穴,好多人都感同身受,这也许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普通人的原因吧!

以前我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时候,心情总是很浮躁,总是静不下心来,老想着,怎么这么长啊?还不结束?简直浪费时间。

所以,往往是把文章开头比较精彩的故事读完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耐心去把它读完。

昨天,砍柴老师发到群里的那篇文章《30年前北大毕业,却被迫当街杀猪卖肉,这位北大屠夫如今咋样了》,文章的内容虽然很长,但是,我真的是第一次从头到尾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

在读完的刹那,放下手机,内心涌上一种暖暖的感动和收获,那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一种状态。

在当时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的时候,感觉自己体验到了一种人们常说的“心流”,沉浸在文章跌宕起伏的情节中,不愿从其中走出来。

之前听过这样一句名言:

“不去思考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同样,用在我们的写作中,也可以套用这句话:

“不去思考的写作,不是真正的写作。”

写文章是一个“输入—思考—输出”的闭环,如果只是一味地输入,不经过大脑思考的环节,更不去输出,那么,这样的学习效果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学到的知识或技巧,只有经过自己的复盘,思考,内化,然后以各种形式输出,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也才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从今往后,我都会让自己在学会思考中进步。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我们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做好长期主义的准备,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心态变得更稳,脚步走得更踏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