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生二胎,正值我退休,侍候月子义不容辞,不远万里里来到白求恩的故乡,转眼外孙女出生已58天,外孙女成小胖妞,58天涨了五斤,朋友们看了对比照,无不称赞不已,外孙外养得白白胖胖,一天一个样,越来越漂亮了,我心里乐滋滋的,成就感爆棚。
物资匮乏时期,月子里的宝妈,有红糖姜茶鸡蛋就是富裕阶层了,很少有专人侍候月子,我奶奶说刚生完孩子就下地磨豆腐,婆婆说生娃第二天就下地干农活了,大多宝宝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刚出生的宝宝稀饭米糊充饥司空见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月子里的营养膳食越来越被重视,月子中心,月嫂,月子餐,通奶按摩师等新词层出不穷。
国内流行请月嫂,月工资万把元,国外也有月嫂,收费更惊人。一方面心疼钱,一方面不习惯由外人侍候,自觉的充当起月嫂的日常,摸爬滚打护理了女儿两个月子,虽然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算是基本合格。
二胎外孙女出生,外孙二周岁多,相对琐事增多,抱娃哄娃烧饭做菜,占据每天的大多时间。
外孙语言表达能力超强,语出惊人,什么“破壳而出”“因为所以”“然后”“敲锣打鼓”等层出不穷,交流没有问题,但毕竟是个小屁孩,发起脾气时,道理充耳不听。
外孙六个月大时,女儿就开始训练他自主进食,断奶后就很少喂食,坐在餐椅上就自觉吃饭,大人们省心省力。越长大越是没有自觉性,玩得开心时,到饭点不肯吃饭,有时坐上餐椅拒绝进食。不过,但凡喂他很少抗拒,比起国内追着哄着喂食的宝宝,外孙表现得很不错了。我总是忍不住喂他,女儿却持反对态度,不吃就应该让他不吃,说明他不饿,若是饿了自然会吃,在外孙吃饭问题上,与女儿总是不一致,我们据理力争,常常搞得不愉快。
见女儿躺在床上玩手机,我就啰嗦起来:“省用点眼睛,好好休息,”女儿一脸怨气,不情愿的放下手机。
女儿他爸老祝,总是吃力不讨好,自作主张,炒菜重口味,女儿女婿都喜欢吃,但我总强调要吃得清淡些,被我数落一顿,老祝说在我眼里他什么都做不好,还好没有计较太多,否则,吵嘴生气是避免不了的。
同在一个屋檐下,磕磕碰碰虽属正常,但怎样才能更和睦相处呢?我得反省一下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我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无论谁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有他的喜好选择,包括家人朋友,我们只管尽心尽力做好份内的事,千万不要试图改变对方,否则,便会自讨没趣,更严重的后果,两败俱伤。
有一种说法,除了你自己,谁都不是你的,做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善待他人,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爱朋友。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幸福观,无论怎样的生活方式与世界相处,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少谴责,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