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新品牌】青菜开种 “肥姑”在 寒冬里播下春的希望!

冬日的晴隆山区,阳光照散晨雾。山脚连片坡地上,青菜苗刺破土壤,把黄土染上新绿,为萧瑟的冬日带来勃勃生机。

  又到了晴隆县“大叶青菜”的移栽时节。

今年的青菜苗长势良好

  近日,为贵州省晴隆县肥姑食品公司提供青菜原料的农户,在集中领到公司今年的青菜收购款后,统一组织起来,平地、松土、挖坑、移栽……在寒冷的冬日,种下春的希望。

  “以前,大家在冬季根本不会耕种,土地基本是荒废的。”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村民邓吉龙是当地贫困户,长期务农,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生活拮据。“小麦收成不好,种了也没啥用,整个冬天,都不知道干嘛。”

农户平地育苗

  晴隆县地属喀斯特山区,平均海拔1497米,山高坡陡谷深,耕地支离破碎,加之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传统农业收效甚微。

  但当地土壤以黄壤、石灰土为主,富含钙、铁等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再加上低纬度、高海拔、垂直变化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果蔬生长,所产的“大叶青菜”鲜嫩多汁,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是当地老百姓长期自种自食的冬季蔬菜品种。

晴隆“大叶青菜”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产业带动,当地青菜种植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阵、种植分散、自给自足现状,形不成整体种植效应,农户很难创收。2003年12月,由“肥姑”品牌创始人、肥姑食品公司总经理王世莉等人牵头,组织当地蔬菜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启了晴隆县青菜产业飞速发展的序幕。

  肥姑公司结合晴隆县传承600多年的盐菜制作工艺,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当地所产的优质大叶青菜,通过“低温低盐”发酵,生产出口味鲜香、生态健康的系列“肥姑盐菜”产品。低盐健康、酸香独特、口味百搭,一经推出,广受消费者喜爱,很快走出贵州,走上全国的餐桌。

肥姑盐菜产品

  为保证优质青菜原料的供给,带动老百姓增收,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菜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植标准,带动农户发展优质大叶青菜种植。对农户采收的青菜统一按市场价回购,并设置最低保护价,以确保农户的正常收益。

  就这样,以前农户家门口零星自种的蔬菜,家家户户必备的下饭小菜,摇身一变,成为当地特色美食名片之一。“肥姑盐菜”品牌,也承载起了传播家乡味道,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使命。

公司统一收购农户栽种的青菜

  “以前只是自家种一点拿来腌酸菜,没想到还能做成产业,卖出价钱!”十年前,邓吉龙在肥姑公司的技术指导和资金帮助下,利用冬季土地闲置的时间,发展起了青菜种植,成为最早为肥姑公司种植青菜的农户之一。今年春天,他共为公司提供了5万余斤青菜原料,这次一共领到了1.5万多元收购款。

  原来,当地青菜只在当年农历10月到次年2月期间种植,一亩地一季收入就能达到2000多,大大高于其他农产品的收入,而且正好利用了土地闲置的空档期,不影响其他农作物种植,让这片土地,凭空增添了一个“小季”的收入。

农户领取青菜收购款

  这日,肥姑公司共为邓吉龙等三合村农户结清了今年的青菜收购款,合计9.7万多元。自此,2020年与公司合作的41户农户的青菜收购款项已全部结清,累计上百万元。

  这已成为农户与肥姑公司这么多年亲密合作达成的一种默契,冬日种菜,次年春天收获,春天收购的款项,冬天开种前统一结清……

破土开种

  “在破土开种前发钱,盼个好兆头!”邓吉龙说,大伙儿领到了钱,干起活来便更有劲儿了。

  这次开种,邓吉龙又新增了几亩地。用他的话说,大冬天的,人闲着土也闲着,哪里来收入?冬天多流点儿汗,明年春天就能多赚点儿钱,为来年的好日子开个好头!

  按目前的发展势头估算,2021年,肥姑公司计划带动农户发展青菜种植2500亩,辐射种植户500余户(贫困户60户),预计收购原材料1000万斤,累计带动农户增收约300万元。

  就这样,在寒冷的冬日,肥姑公司带着当地的老百姓,在冬日荒废的土地上,栽种下一颗颗青菜幼苗。它们顶着寒风,倔强生长,带来明年春回大地、温暖人心的希望。

  作者:王小勇

  一审:李飘

  二审:石培钦

  三审:杨威

作者:王小勇编辑:李飘

阅读原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