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最近虽说是就快过年了,各种事情需要做个暂时的打包搁置,再加上习惯性的采备年货,整理家务,清扫洗涮、更换衣物被褥等,说杂乱应该是年前大多数人的现状,有时候事情变化也奇怪,就拿目前网络快速发展甚至无可控的爆棚的诸多事例来说,也与人心烦躁、情绪不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人有句话叫做“虱子多了不咬人”,听听也还是有些道理的。在这有头无序的现实中,我竟然也会按耐住影响心绪的诸事,在被凌乱撕碎的时间缝隙里追看一部叫做《远方的山楂树》的国产连续剧,而且追的执着上瘾,想想好久没有浪费如此多的时间干这件“追时上瘾,过后后悔”的事情了,可也说不出为什么却不可控地追到只剩三集的进度了。

既然这么用心地追了,还是有所感悟的,此剧中描述的是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继而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逐步走上恢复经济建设这一段的历史,剧中再现了在那个历史时期三对知青的劳动过程和恋爱经历,最后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恋人和不同的生活路子。

爱情自古到今都是一个不老而永恒的话题,这三对青年中,有两对经过农村艰苦的开沟挖渠,采石支援三线等艰苦劳动锻炼,有一位知情点的点长罗永泽被抽调回城保送上了大学,留下他已怀孕却隐瞒了实情的恋人蒋欣童仍在青年点继续接受再教育,中间为不影响罗永泽的前途,他俩竟然自导自演了一出关于蒋欣童被强奸怀孕的谎言,使当时为保住接受劳动改造的“臭知识分子科学家”楚忠良的科技资料的彭天翼恰巧被正在训练的民兵们从树林子里抓获,为不暴露科学家临终交给自己的重要资料掩藏,彭天翼承认自己是那个要跑掉的“强奸犯”,导致在青年点担任团支部书记的他蒙冤入狱,继而被判15年徒刑。

这期间一直追求彭天翼的宋赫男矢志不移地倾心于他,而且这位执着的姑娘在三线与彭天翼一起劳动时,私自篡改了曾暗地里互相喜欢的彭天翼回给蒋欣童(那个时候蒋欣童还没有和罗永泽私定终身)的信,一场天大的误会就此阻断了一对有情人的初恋(彭天翼和蒋欣童),而且这一错过就是半生各自蹉跎岁月。

可以说这两对恋人插队时都还很年轻,所有的热情、生涩、单纯是那个年代留给他们的印记,也是那个时代多数青年的人生轨迹,永远不可磨灭。动荡年代留给那个时代青年更多的的是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虽然后来落实政策大部分都回到自己所在城市,而且政府也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各种工作,但耽误过去的学业和相伴于农村几年的青春岁月是不可反转的历史,其中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三对知青还有一对是下乡知青田宝亮和农村姑娘秦小凤结合,立志扎根农村的真挚爱情故事,他俩的结合自始至终得到广大贫下中农和小凤家长的支持,真正成为了那个“人各有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典型知青代表了。

其他两对则在回城遇到的风风雨雨中有喜有乐也有波折,由于脾气性格、认知、观念、人品、作风等等诸多不够和谐音符的参与,最终导致走上各自东西一别两宽的道路。但剧中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善良、包容、爱学习有抱负的彭天翼终于遵崇内心的声音,和经受无数挫折初恋蒋欣童走在了一起,他甘愿以自己的爱心温暖蒋欣童那颗百疮之心,放手磕磕绊绊走过N年并不幸福,却无奈在那特殊历史环境下与宋赫男的婚姻。

那个年代城镇青年人的整体命运不只代表他们个人的经历,那是一个时代的特定运行轨迹。至于个人的职业、理想、爱好、性格、努力程度、奋斗足迹其实与现在的人没有太多差异,相恋相别都属正常,也只能归结为“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这个亘古不变的理上,可以说是人性决定的,绝不能只用“对与错”的简单标准来评判,也不可以单纯地用道德说辞来绑架谁,友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