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总是很难在很短时间内把一部短篇小说读完。
尽管,它并不长,语言也不晦涩,故事也并不难懂。
我总觉得,每读完一个故事,就像经历了一种人生。需要时间,去沉淀,去消化,然后,才能再接着开启下一段。
这是一本用冷静的语言来还原生活真相的书,作者只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讲述这条街上的人们的故事,那样冷静,幽默,但是因为太过真实,所以冷静成为一种刺,刺疼了你的心。平凡的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爱恨情仇,一条街,就像一个世界。芸芸众生,在各自的世界里翻滚浮沉。
奈保尔把故事的发生地点固定在特立尼达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街上。那里贫困、脏乱,这真的就像是我们小时候所看到的那种街道或者村落,贫穷,落后,人们的生活捉襟见肘。那里的人们卑微粗俗但又不乏善良。“要是有陌生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只能说一句:‘贫民窟!’”,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也把它看成是一个世界,而这里所以的人也是各有独到之处。这条街上,疯子,诗人,智者,小丑,弱者,浪荡的母亲,想跳出下水道的卫生球……他写每一个人的命运:疯子的现实,诗人的死亡,智者终于被生活洗得平庸,小丑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瞬间的灿烂,弱者始终在伪装一个不是自己的强者,一直在大笑的浪荡的母亲当知道自己的女儿走了自己的老路时倾泻全部痛苦的大哭,卫生球仍旧没有跳出那个下水道……
这种将人物、故事等固定在一个特定区域的叙事方式,会令人不自觉地想起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莫言笔下的高密,鲁迅笔下的鲁镇。马孔多是作家虚构的地方,但也有他生活的影子,米格尔街却是奈保尔生长的地方,是奈保尔成长环境的一个代名词,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市井社会一幅真实的风情画。这条街上的一切并不新奇,在特立尼达,到处都是这样的街。
小说弥漫着一种孤独、间隔的信息。“我所认识的人中他是最乏味的”,而所谓的乏味是因为他“总是低着头闷声不响……从不笑出声来,也从没讲过什么故事……”,博加特很神秘,因为他“平时很少对他们吐露什么”。虽然大家都觉得遇到什么喜庆日或其他重大时刻,可不能少了“博加特”,实际人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相互了解。同样在《乔治与他的粉红色房子》中也提到:“乔治从未和米格尔街的哥们儿混在一起过,对此他也毫不在意。”与乔治不主动与邻居交往相反的是,曼门却是被排挤在人群之外,“米格尔街上人人都说曼门疯了,全不理睬他”。比哈特执着于对机器的修理,墨尔根执着于焰火的制造,波普沉醉在做他那些“叫不出名堂的东西”,而布莱克•沃滋沃斯痴迷于诗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心里的孤独感。
而《米格尔街》中所涉及到的夫妻关系问题,也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境。在文中出现的众多人物中,没有一对是婚姻幸福美满的。博加特重婚又将新妇遗弃,波普的老婆离家出走,乔治从未停止打老婆和孩子,布莱克•沃滋沃斯幻想并不存在的爱情,墨尔根太太是“母老虎、西班牙婆娘”,比哈库拿老婆出气,爱德华被骗被抛弃,海特与多丽“是街上最古怪的一对”,虽然他们从未吵架,却像“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而关于海瑞拉夫人的故事《爱,爱,爱,孤独》则是直接写出了孤独的主题。自古以来,爱情都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人人向往的最美好的事,爱情可以消除两个人之间一切的孤单寂寞,让彼此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可是在奈保尔的笔下,爱,却与孤独共存,或许爱同时也制造了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