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我所在办公区的女卫生间,有一扇门坏了两个多月无人问津。
记得坏的那一天,我正好见证了这一切。
我看到时就惊呆了,当时那扇门从门框上脱落,直楞楞倒在地上。卫生间的隔间瞬间就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空洞,里面的“风景”一览无余。
当时我就寻思,这谁能跟卫生间有这么大的仇啊?在卫生间里都需要破门而出?
现在卫生间里连门都没有了,这不是暴露隐私?这下悲剧了!
保洁大姐还算尽心尽力,反应还挺迅速。我看到她不停的打电话催促物业,结果下班的时候,这扇门重新回到了门框上。
可惜少了一个门插,这扇门等于无法上锁,像我这样有强迫症的人,总想象去趟卫生间,还得自行用手死死地拉着门。
要是遇到门外来个一个力气大的姑娘,突然把门拉开,这多尴尬!
于是,为了这个门插,我和保洁大姐以及物业反映了好多次,保洁大姐也说自己反映了好多次,可就是没人来解决。
直到前天,我在电梯里偶遇了物业公司老大。
我赶紧堵住他,反映这个拖了很久的事儿。
他立刻从电梯里走出来,和我一起来到女卫生间,请我进去帮他拍个照,答应明天就维修。
我正准备拍照给他,转念一想,这会儿卫生间里没人用,我应该请他进来自己拍照,这样他会更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于是我站在外面给他放哨,他进去查看现场。
这次果然找对了人。
两天后,卫生间的门里就多了一个新的小门插,再也不会出现我想象中的尴尬场面了。
想想之前的保洁大姐,门坏的第一时间请人来维修,可门插坏了需要更换配件,这就不是保洁员和维修师傅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儿。
而物业负责人是整个物管公司的大当家,用户的感受自然更重要,花点买配件维修的钱,对他来说又太简单。
我不由在心里感慨,原来修个卫生间门插这样的小事,都能看出拥有权力的重要性。
难怪大家都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拥有更多的权力,并把拥有权力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关键。
02
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朋友正好给我打电话倾诉,说自己最近和青春期的儿子关系很紧张。
她越是管的紧,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强,还把这种不满情绪带在学习中,眼看着成绩一天天的往下掉,她愁的觉都睡不着。
我突然想到了维修厕所门插这件事与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共处,说白了,都是和权力相关的一件事。
慢慢长大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正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理解世界的边界。
这种探索正在由自己实践,每走一步看到的风景都和过去不同,加之未知的不可预见性,这让孩子又惊又喜,被这一切强烈的吸引。
想要自己独自去经历这段历程的每一步。
而这个时候,总有一些父母亲打着爱的名义,时不时地越过边界,监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结果让孩子的内心空间越来越小,当感觉到自己快要没有安全距离的时候,就会以斗争的方式一步步对父母进行进攻防守。
这一下父母又不干了。
平时听话的孩子怎么像变了一个人?孩子懂什么?
不行,这一切都得在成人的预测范围内安全进行才是正确的。
就这样,这场看不见的权力争夺,在一个家里硝烟四起。
孩子总归是晚辈,觉得直接冲撞父母并不妥,于是就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放松学习的方式,来展现青春期独特的个性,用这样双输的结果,无声抗议对家庭氛围的不满。
成长中的孩子比谁都需要自由的空气与自我探索的权力。
毕竟,我们都是从孩子慢慢长成成人的,只可惜,长大的我们,总是会忘记很多重要的事。
03
我小的时候也算是“博览群书”,尽管那时年纪太小,其实也看不懂,但家里书柜的书,还是被我翻看了一遍。
有一阵子,我还迷上了厚厚的《资治通鉴》,不知道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还是真的为了给家里省电,我那时就在家门口走廊里昏暗的路灯下,捧着厚厚的书看。路过的邻居全都惊叹:“妮妮这么小,就看这么深奥的书啦?”
但其实看了什么,现在也都记不住了。
能记住的反而只有一件伤心事。
我家里没有一本武侠小说,那个时候《射雕英雄传》正在暑假档重播,我多想看呀,可惜爸妈不让。
他们总觉得成绩不理想的我,看这样的打打杀杀的片子,就是浪费时间。
于是,我不得不想尽办法,寻找机会偷偷看,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与爸妈悄悄斗争的好办法。
我把电视机罩放在电视顶上,等于掀起一半,只露出屏幕来看。一听见爸妈回来的脚步声,迅速关掉电视拉下电视机罩,快速返回桌边,坐在假装正在练习的习题前。一切看起来就像没有发生过什么状况一样。
正因为这样的压制与对抗,让我很长时间,一听到脚步声心就会狂跳,感觉心脏运动消耗的能量都比别人多。
想一想,这不都是所谓的青春期综合症吗?
孩子真的也不容易啊。
我们为了达到爸妈提出的要求,不也在不断妥协和自我挣扎中一天天长大吗?
04
尹建莉也分享过一个她同学的故事。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她同学束手无策,深感绝望。
后来她同学看了尹建莉的书,才明白真正的爱与尊重是什么。反正不是她每晚打着给孩子加餐送水果的旗号,进入孩子房间偷偷监控孩子。
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下,孩子和她的交流越来越少。
当她真正的放下管束孩子的权力后,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比如,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和有意思的新闻,为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生活上对孩子问寒问暖。
孩子反而突然像变了一个人。
开始发愤学习,最后高三一年追了上来,高考时以相当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北京的重点院校。
无独有偶,《鹦鹉螺》杂志也就美国父母不应该监控孩子展开讨论。
文章详细列举了科技为生活带来便利后,结果正好成了监控孩子的工具,不少美国父母选择用科技手段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这些父母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应用各种App,就是为了牢牢的把孩子的管理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还洋洋自得的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尤其不好管,而这些手段对孩子实现了全方位的保护。
其实这些父母忘记了,一旦开始监控孩子,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这本身就是降低孩子自尊水平的方式。
每个人成长中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和小故事,连父母都绝不能轻易地踏入这个领地,否则让孩子的未来成长为一个低自尊水平的人,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这也会提升孩子对父母的反侦查能力,他们可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逃避父母对自己的监管,最终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少,情感疏远甚至是彼此生厌。
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越是想拥有权力的父母,越是管理能力低下的父母。他们其实内心存在着深度的焦虑与恐慌,归根到底就是不够自信的表现。
当父母把这种焦虑转移给孩子后,就会出现两代人能力低下,永远无法在未知的生活里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更无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想想看,这是不是比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长久?
一个孩子战战兢兢盲目服从于父母的权力,进入社会后,也很少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
无法找到自我认可的方式,这样的孩子最终会成为了父母滥用权力的牺牲品。
如果你想给孩子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让孩子这一生真正过得幸福愉悦,学会控制自己的权力使用方式。
把管理用在引领孩子的关键领域,既让孩子远离不可原谅的错误,又让孩子在成长中,最终走上自我觉醒和探求未知的道路。
千万别用不当的权力运行方式,一步步杀死孩子的生存本能。孩子终究是活在未来的孩子啊。
最后把一首纪伯伦的小诗送给大家,共勉。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2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