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跟一个朋友一起吃饭,朋友说自己最近遇到个好的项目,想入股,问我能否给点建议。
我问:“是种什么合作模式?”怕他听不懂,我补充说:“对方是资金入股,还是资金、技术入股,亦或是单纯的技术入股?”
他说是技术入股,入干股。启动资金是他的,办公场地是他的,人员成本他来支付。技术是别人的,团队也是别人的,因为他对这块领域不熟悉,开拓市场跟管理也是别人的。
我继续问:“分成模式呢?”
朋友说,亏了算自己的,盈利了,五五分成。
听到这里,我半开玩笑的说:“哇塞,你这是传说中的金主啊,我也有个项目你投资我吧。”
打趣归打趣,我还是给了我的建议。虽然我的提议,在一些见过大世面的老板看来可能以偏概全,甚至是不值一提。但,我一直傲娇的认为,财务是企业的风向标。在我的理论里,做老板的,不一定人人都懂财务,但做财务的,久而久之会无师自通,多少会懂点管理跟投资。
我给朋友的建议是这样的:单纯技术入股不靠谱,必须得割肉,只有切切实实的把刀划到了肉上,知道疼了才行。
不割肉或者割肉不疼的,在这市场上是赚不到钱的,只有知道疼的主才会思考怎么能不疼。
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意场上无父子,亲兄弟都要明算账,更何况外人乎?
我冷眼旁观了这么多年,站在财务的角度得出的这个结论,是无数失败案例砸出来的。
虽然,不排除例外性,也有一些品行好的君子跟人合作,也是技术入股,自己只出人,别人出资金,最后都合作的很愉快。而我提出用割肉的方式牵制对方,也不是质疑别人的人品,这只是一种正常的投资思维。
那些合作良好的人,一般其管理机制都是非常完善的,虽然金主自己没有参与管理或经营,但都有一套成熟的考核机制来制约双方。这样人治跟法治双管齐下,才让合作朝着良性发展。
而,处在创业初期的小企业,企业的正规化会受制于资金、人力、物力。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又无暇顾及,也没有信得过的人可以托管,往往会出现一种盲目投资,分散经营,疏于管理的野草势生长的失控状态。
我跟朋友说,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我可以给你讲几个故事听,大主意你自己拿。
我的前老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这几年为让企业转型,做了不少尝试。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完全是从一个熟悉领域到一个陌生领域的摸索。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新三板、互联网+投融资、互联网+小程序开发、互联网+培训、互联网+传统文化培训等等这些,不是说谁想玩都能玩的。
在这些摸索尝试中,我的前老板无疑不是败给了这一模式:别人技术入股,要么投入的是自己的一张嘴,要么投入的是一支业务团队,要么投入的是一项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技术。
而他只是不停的掏钱,不停的掏钱,不停的掏钱。但,利润表却每月都是负的。
14年一年的时间,死了3个项目。当我把清算表报给老板的时候,我弱弱的插了一句话:“我觉得您的合作模式不对?”
前老板问:“哪里不对?”
我斗胆说:“如果是我出钱,大头我可以承担,但我不会100%的承担所有项目开支,哪怕对方只出20%的资金,他也要出。”
他问:“目的呢?”
我答“牵制”,只有把合伙人捆绑成利益共同体,让他知道,如果你不好好做这个项目,赔100,有你20,赔10000,有你2000。只有他切切实实的付出了金钱,他的某根神经才会疼,他才能真正做到跟你共进退。
这就是割肉,割肉即是砸钱,砸钱就是割肉。
而在这所有的合作模式中,出钱的始终是他一人,而他缺少嫡系团队来维护他的利益,所有的人都是来找饭吃的。这种“因利而聚,利尽而散”的关系是走不长远的。
对于那些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人而言,眼前到手的利益才是实际的。我管你前期投入了多少资金,反正咱俩的合作关系是亏本了是你的,盈利有我的,而且我有签字审批直接从财务拿钱的权限,我和不抓住眼前。钱不是我的,我用起来便可以大手大脚,预算上甚至可以做些手脚。甚至于,对于一些个人或者单位,私下里成交了,钱到了我个人手里,我不报账,谁又奈我何?
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就是这么想的,因为我的财务数字会说话。
我现在的老板也吃过这个亏。
前年的时候,有个外地的外呼项目找到我们,说是跟我们合作,他有成熟的外呼团队,我们出钱,在外地成立一个项目组,主打基础招聘服务。
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做劳务派遣服务的,基础招聘也是我们的一项业务,但我们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于是就跟这个团队合作的,他团队的工资我们负责发,场地、办公设备、通讯费我们负责出,数据(简历)购买我们负责买。他只负责去谈客户,去打电话,去做招聘。
五个月后,我发现情况不对。因为对方每天是需要传递给我招聘信息的,从表上可以看出,面试通过率连20%都没有。甚至有一天的数据显示,一个岗位,下载了1300份简历,邀约成功率竟然是零,更别提什么到场率、面试成功率、入职率了。
我一直相信数字不会说谎,除非人家单位要求招聘设计师,而你统统下载的是会计的简历。但专业的团队不会做如此不专业的事情,除非是简历被挪作他用,数据被人买了,要么是被截留了。
作为财务我肯定是先把问题汇报了,然而我毕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我的猜测就是对的,这事自然也不会引起太大重视。我依旧按照批款单,每月支付着高昂的数据购买费。
毕竟纸包不住火,大约半年后,公司高层突然决定赴外地突查这个项目。虽然我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从我提交的一系列资料可以判断,肯定事关经济。
后来我才知道,我当初的判断是对的,对方在外地注册了一个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正是我们正在合作的项目,这个公司成立的时间是他来济谈合作的一周前。
也就是说,我们拿钱买的简历是无偿被他自己的单位使用的,钱他赚着,房租、人员成本、其他一切开支我们付着,这真是一本一本万利的买卖。而且,更操蛋的是,他还吃空响,实际上那个项目组也没有那么多人。更奇葩的是,他还能把财务发到员工卡里的钱再要回去一部分,理由竟然月月相同,清一色的“财务算错了”。(我都怀疑我的人小学没毕业,竟然月月把工资算错)更离谱的是,那些刚出校园的小朋友也信,即便是钱错了,哪里来的也是原路退回到哪里吧。
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没有白听我胡咧咧,他貌似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其实吧,我到现在都不敢肯定我说的这些话是对的,因为我毕竟只是个打工的,没有老板的眼界。
但,我觉得,万变不离其宗,哪怕我遇到的都是小概率事件,它也足以证明这个世界上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存在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以后我跟人合作,我一定是那个只盯着钱看的人,再好的交情你也不能入干股,必须实实在在的拿钱来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当然,哪天我要是想技术入股,你也要提醒我,你得割肉,否则,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