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刚:刚正,坚强。刚正不阿,刚强正直,坚强不屈。
成语“无欲则刚”出自本章。欲是个人私欲,贪恋功名利禄是欲,争强好胜,感情用事也是欲,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依照“义”行事,才是真正的“刚”。
《子路篇》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申枨[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春秋时鲁国人,精通六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名:申党;《孔子家语》记名:申续)
【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到过刚正的人。”有人说:“申枨很刚正。”孔子说:“申枨多欲,如何做到刚正呢?”
【学而思】
上一章“朽木不可雕也”是告诫人们要有一个刚强的体格,本章“无欲则刚”是提倡人们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
钱穆《论语新解》:“此章仅言多欲不得为刚,非谓无欲即是刚。如道家庄老皆主无欲而尚柔道,亦非刚德。”
张居正《四书直解》:“孔子之所谓刚,不但是血气强勇而已,是说人得天地之正气,而又有理义以养成之,其中磊落光明,深沉果毅,凡富贵贫贱,祸福死生,件件都动他不得。然后能剖决大疑,而无所眩惑,担当大事,而不可屈挠,此乃大丈夫之所能,而非人之所易及者,故孔子叹其难见耳。”
【知识扩展】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过分、违背礼,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陈自崖《自勉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注:陈自崖,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