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反思~行动,反思不是检讨,更不是目的,而是找到下一步行动的方向和目标。
记录(客观评述)
1.家庭
(1) 赞美孩子和老婆,记录和打卡,打卡第22天。因为临近年底应酬多,没有怎么关注孩子和老婆,就没有好好打卡。这也说明了陪伴真的很重要,没有陪伴就没有发言权。
(2)因为自己的缘故,老婆也没有跑步了。归因朝内,找到问题的原因和前进的动力。
2.学习
(1)阅读完《社交天性》,读书笔记完成5篇,完成读书笔记评论12篇,有一天因应酬没有打卡。
(2)开始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阅读过程中认真思考,不仅仅是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框架(知识和经验)去理解,重点是对书本中一些方法进行学习、理解和运用。
3.健康
(1)完成晨跑2次,跑程20公里。
(2)体重下降到69公斤,跑步的效应还在显现。
(3)阅读的力量,自己的情绪控制力也好了很多,跟家人沟通能够注意方法和适度控制。
4.效能
(1)OF使用,事件收集、记录、合理排布。如何自检?下一步
(2)运用“黄金思维圈”思维模型去探索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运用这种思维模型跟同事沟通并推广。
5.社交
(1)与mba同学进行聚餐,相互影响。
(2)在阅读群分享读后感简书一篇。
6.事业
/
7.财富
(1)通过自己的努力,新事业获得0的突破。
8.休闲
/
反思(why-what-how)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关于“品德决定人生”的观点。
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则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百度)
从上述的概念中,品德是个性和共性的产物,是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特征,既有个性的展现,又符合共性的利益。
品德也是一种习惯,习惯决定态度和行为。
以品德践行的人能获得长久的成功和幸福,而仅仅依靠个人魅力所获取的成功和幸福不会长久,迟早会因为品德的不匹配而失去。
常言道:不是好老师,教不出好学生;不是好家长,教不出好孩子。这个“好”,更是关乎品德的层面。
行动(具体可行)
1.品德对人生的结果如此重要,提醒自己要注重品德的修养,不要投机取巧,而要以自己的品德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他人并创造价值。阅读是培养品德最好的一种方法,持续阅读并思考,运用阅读知识提升自我、在运用知识去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我。
在社交平台上多分享阅读知识,从一个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