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算法族 , 分别封装起来,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

  • 分别封装起来, 需要他们实现相同的接口。
  • 因为它们实现相同的接口,所以它们在运行时可以相互替换(子类对象赋给父类引用,这是Java面向对象中的多态,也是设计原则中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 策略模式使得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设计原则: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Strategy模式UML.png

策略模式优点(组合优于继承)

使用继承去获得行为或算法


image.png
  1. 使用继承获得行为或算法,容易在子类中出现重复
  2. 运行时不能改变行为或算法
  3. 牵一发,动全身,如果我们修改父类的代码,有可能造成子类中不想要的改变(其实这也是继承的优点,通过改变父类的代码,可以使所有子类获得新的功能 )

既然fly()和quack()比较特殊(程序中变化的部分)我们可以把它们抽离出来放入接口中,每个Duck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实现Flyable和Quackable接口。如下图

  1. 使用这种方式获得行为或算法,也容易在子类中出现重复
  2. 运行时还是不能改变行为和算法
  3. 虽然避免修改父类方法,而造成子类不想要的改变,但使代码无法复用(比如fly()方法),如果我们有10个类实现了相同的fly()方法,当有需求发生变动我们需要维护10类。


    image.png

这时候便需要我们的策略模式
我们让客户类持有策略类(组合),客户类子类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相应的行为(算法),而不是自己去实现。

  1. 使用这种方式获得行为或算法,不会在子类中出现重复
  2. 运行时可以改变行为和算法
  3. 最大限度的复用代码
    image.png

    还记得策略模式的定义吗?现在把策略模式概念融入我们的代码。
    策略模式定义算法族 , 分别封装起来,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
   FlyBehavior flyBehavior;
  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public void performFly(){
  flyBehavior.fly();
 }

public void performQuack(){
quackBehavior.quack();
 }

public void setFlyBehavior(FlyBehavior fb){ 
flyBehaviro = fb;
}

public void set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qb){
quackBehavior = qb;
}
....
}

class FlyBehavior extends FlyWithWings{  
 public void fly(){
 //飞行实现
}

class FlyBehavior extends FlyNoWings{  
 public void fly(){
 //空代码
}

class ModelDuck extends Duck{  
  public ModelDuck(){
  flyBehavior = new FlyNoWay();
  quackBehavior = new Quack();
  }
......
}
class Sumulator{
 Duck model = new ModelDuck();
 model.performFly();
// 我们封装了飞行行为(算法),它们实现了相同的接口,所以我可以在运行时相互替换。针对接口编程,而非实现编程
//策略模式使得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原则: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放。
 model.serFlyBehavior(new FlyWithWings()); 
 model.performFly();
}

策略模式实践

策略模式是使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我们举一个shiro例子。(Apache Shiro是一个强大且易用的Java安全框架,执行身份验证、授权、密码学和会话管理.)
在realm的认证中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认证策略。


image.png

最后的讨论

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只是用一种模式,策略模式经常与简单工厂配合根据不同的类型码而返回不同的策略,但简单工厂放在哪里呢?我们看一个《大话设计模式》例子


image.png

根据类型码的不同返回不同的策略


image.png

策略的客户根据类型码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策略,看上去没问题?
我们看一看《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是如何处理类型码的。
image.png

是的在《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使用策略模式消除类型码,而《大话设计模式》使用类型码的不同而返回不同的策略,《大话设计模式》的做法让人觉得很怪。
大部分情况我们都要使用类型码返回不同的策略。《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将这部分代码放入EmployeeType中,而不是放在客户类里面。

abstract class EmployeeType {
    
    static final int ENGINEER = 0;
    static final int SALESMAN = 1;
    static final int MANAGER = 2;
    
    
    static EmployeeType newType(int code)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switch(code) {
        case ENGINEER:
            return new Engineer();
        case SALESMAN:
            return new Salesman();
        case MANAGER:
            return new Manager();
        default:
            throw new IllegalAccessException("Incorrect Employee Code");
        }
    }
    
    abstract int payAmount(EmployeeRF emp) ;
}

当然使用工厂类也可以解决,下面是《代码的简洁之道》的解决方案。


image.png

参考

  • head First 设计模式
  • 代码的简洁之道
  • 大话设计模式
  • 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 研磨设计模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属于对象的行为模式。其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
    雅俗共赏M阅读 467评论 0 0
  • 策略模式的介绍 ​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实现某一个功能可以有多种算法或者策略,我们根据实...
    Android天之骄子阅读 476评论 0 0
  • 策略模式 大多数问题都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解决。以排序问题为例,对于以一定次序把元素放入一个列表,排序算法有很多。通...
    英武阅读 1,856评论 0 50
  • 策略模式,是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个设计模式,也是较容易理解的一个模式。我们可以给它下一个定义:** 定义了算法族,分别...
    六尺帐篷阅读 749评论 0 8
  • 在一众话题中 发现一股“清流”就是田粉即使生气也尽量保持克制的态度去艾特华研 所以话题并未像其他一众明星怼起来就爆...
    林梦_edba阅读 6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