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起什么标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名中医专业的学生而且是自己选择的,没有家长的逼迫,我无疑是爱中医的。

看了《问中医几度秋凉》这本书,我觉得书中的观点很好,可以说和我的观点很符合,我想写下自己的想法。

书的开始作者写到,母亲为病人看病时,病人什么都不说,只是手一伸,让母亲把脉,说出什么病,什么时候生的病,病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症状,什么样的感觉……说对了你就是医生,说错了你就是神棍,医生你就别做了。

学中医的都知道,中医辩证要四诊合参,切忌三指定乾坤的以偏概全,更别说体会病人的感觉了。

"感同身受"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不知道大家听说这句话没"在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觉得非常对。每个的生活经历,遭遇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有完全的感同身受。

你去医院看西医,也不是你做一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就能检查出来的。想要知道你的病情,不进要对医生讲你的感受还要讲你的病史,在做一套检查,才能让疾病漏出他真面目,才能更好的治疗。

说到仪器这方面,想起前几天一个患者,主诉:小便不利,腹部胀痛,通过诊察老师认为是尿储留,毕竟现在是中西医结合,我们学习中医,也不能摒弃西医,说去做个CT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患者去了结果显示,患者体内无尿,可是患者难受,就说住院吧。过了有二十分钟,患者难受的受不了了,家属来找老师,老师给患者做了个导尿,结果有大约800ml的尿导出,这不是否定仪器,只是说任何事都不能以偏概全。有时候仪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靠,这不就相当于中医中的四诊合参吗?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机的整体,局部可以反应整体,但局部不能代表整体。四诊合参,辩证与辩病相结合,还要考虑其他的外界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认识疾病,解除病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一个故事是"母亲"总能知道什么时候生什么病,能提前做好准备,让病人来的时候,不至于忙不过来,而疏忽了病人。"母亲"也会在写出这病经西医治疗后的的症状,病找到原因,给出药方让"我"去配药。"母亲"配药时都能找到其中的灵魂,所以能够做到药到病除,具有惊奇的疗效。

看到这你或许会提出疑问"前面说,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怎么能够用同种要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每天都会吃饭,同样的食物,蒸,煮,吵,会有不一样的味道,冬天和夏天吃也是不一个感觉,吃多吃少觉得你胃的容纳量"

同样的这个药就是一个基础药,配合其他不同的药能够治疗不一样的病症,晚上吃,晚上吃,饭前吃,饭后吃又有不同的疗效,吃一副药,还是吃两幅药,这些都是根据你的体质而定的,这就是中医的个体化治疗。

想书中所说做医生要有先行的感知力,要分清层次,明白主次,不进要针对一个个来看病的患者,更要针对人群,针对疾病病机所趋向的人群。在整体治疗下,蕴有个体化治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让我心痛的是作者之做了一个提笔的片段,一位母亲因为心疼12元一副的药,而送走了自己年仅15岁的女儿的生命。我没有生活在他的那个年代,我不知道在喝杯奶茶都要吃15元的今天,12元在那个年代,那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拿出这12元为女儿治病有多困难。

但,我知道,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治病依然困难,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因为治不起病而丧失自己宝贵的生命。

之前的医生,一个药箱,一付银针就能走天下,简便,廉洁,经济,快效。如今却做不到了,都是病人来医院,做各种的化验,检查,得经过层层的仪器检查。

时代发展到今天,生活水平提高了,医学技术提高了,人们生病的概率也增高,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最后还是无奈的离去。

最近的一部"史上零差评的神片"——《我不是药神》,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风,吹过 扬,起发 心中的一潭死水 忽,然活 流,走忧伤 吾,此刻 就,站在这古老的土地上 眺,望...
    向小松阅读 1,020评论 0 0
  •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全文阅读) 我所理解的温度(1)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崔金娥阅读 10,331评论 3 7
  • 大家好,我是大因。今天轮到我这个胡说八道的帅哥陪你一起成长了。 昨天小爱从另一方面分析了注意力是如何变成财富的,尤...
    因爱4inlove阅读 1,937评论 0 0
  • 关于哲学说到哲学让我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们推翻了原来错的东西,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者不能说是错的,这样不合...
    xiaohuli阅读 1,066评论 0 2
  • 从16年的11月1日,我开始接触时间管理,11月底结课,12月摸索试错,到现在摸爬滚 打了4个月。 李笑来老师说:...
    有空学习阅读 9,871评论 44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