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与其子林筱之作品欣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林散之,13岁学画人像,并学工笔人物画,后又自学山水画。21岁时,其书法工楷书、隶书、行书,工笔人物画师陈老莲,黄慎,山水画宗王烟客、王石谷,在东一皖已小有名气。

32岁时,经老师张栗庵推介去上海投师黄宾虹,为其艺术生涯的重大转折。黄为诗、书、画、印“四合一”的艺术大师,其山水画尤为海内外所敬服。林从学两年,书法笔墨之道深得教益,眼界大为开阔,见识大为增长。又获读黄师大量藏书,并聆听教诲,学问大进。这两年的收获对其一生的艺术攀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3年林散之应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之后,曾与画院同赴苏南、苏北写生。三年间,作画甚勤。1970年全身严重烫伤,险些丧命。此后,他做书较多。而作画,未再外出写生,多追忆往昔写生印象,尤以画黄山烟云景色为多。其用笔与作书同,曲中求直,方圆相兼。水墨则竭尽干湿浓淡的交互变化,表现烟云气象的丰富意趣,从而造就其高出时人的水墨技巧,与其师黄宾虹不同。黄之墨法有苍浑之气,林之墨法则更多灵润之意。他在这一方面深切而独到的体验,施之于草书,为草书开一新境界。而其在写意山水画的意意境的追求上,景物造型上,及布白的奇正、虚实、墨白的处理手法上所获得的深切体会,渗透其书法的字法、章法、又及时,又使其书具有了独特的个性趣味。

从师黄宾虹,对其书法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黄氏对笔墨技巧的钻研为现代之冠。林散之论书有“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入圆时更觉方”句,这一笔法原理则来自于黄宾虹对他的指教与影响。他从师从黄宾虹后,不仅画如其门,书亦得其法。其书用笔与体势在很长时间内颇近于黄体。曲中求直、圆中求方。无论纵横,均不直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林筱之,1927年10月生,又名昌午,江苏江浦人。5岁随父林散之学画,1948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师从黄宾虹习山水,书法初学王羲之、颜真卿、李百海及汉碑。50岁后,潜移默化接近其父书风,于平稳透逸之中,又见潇洒酣畅,墨色多变,苍浑淋漓。

可能想搜索

颜筋柳骨的释义

金壶墨汁的释义

醉墨淋漓的释义

圣教序文章及释义

寄胡雪江吟舍诗文

送崔山人归山诗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九四三年傅雷致黄宾虹书 --作者:张瑞田 一九四三年,黄宾虹八十岁。困居北平古城的一代国画大师,不断取出《家...
    江南跛叟阅读 9,058评论 0 1
  • 周晓婷是一家企业的人事部新晋职员。小姑娘除了模样长得可人以外,工作也是一把好手,而且特别爱笑。只要是有人与她沟通交...
    肥宅V阅读 1,332评论 0 0
  • 当你的创意枯竭的时候可以在知乎豆瓣简述等社区寻找你想要了解的知识分类整理重新会变成自己的语言进行内容创作 关于包装...
    Loki是谁阅读 3,564评论 0 0
  • 我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第一次去丽江的时候只有11岁,只记得四方街口的水车和玉龙雪山的白雪。 去年冬天,全云南雨雪交...
    景小辞阅读 3,122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