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卸载抖音?
我把抖音卸载了,卸载了十几次。
不是因为它是一款很差的APP,相反,它太完美了。
作为一款软件下载中心排名NO.1的APP,从操作角度来说,它界面简单,操作易懂,交互界面简约大方。
从审美角度来说软件采用的是故障风设计,在前几年大火这样风格的时候,这样的一款软件迎合了年轻人的胃口,包括我自己。
从内容角度来说,它内容多元化,并且是最前沿的造梗嗨,相比于快手的“土味”,这款软件似乎与之隔绝,很少能看到快手不好的部分,反之把精华之处无限放大。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最顶尖的网红,最顶尖的时尚潮流,和各种反人性引发舆论的视频。
它管理严格,不入流的视频禁止上传,直接的保证了整个平台的食品质量。
总体来说它太完美了,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对自己做鼓励,而是先打开抖音随便刷几条。
坐车时间不是听听音乐,还是打开都因随便刷几条。
工作的抽烟时间不光单纯抽烟,还要带着手机刷几条。
吃饭时间手机不离手,一手拿筷子一手刷抖音,毕竟“抖音,创造美好生活”嘛。
可是慢慢发现,每天刷在抖音身上的时间似乎不可计量。
计划好的22:30分睡觉,躺下之后只想刷十分钟抖音,可放下手机的时候已经是23:30分了。
也就是说,本来计划的刷十分钟抖音,本身就属于“延迟了睡觉时间”,然而由于对抖音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之上又增加了50分钟的时间。
我本来计划坐公交去工作的路上,利用这些时间听听新闻早报,足足有30分钟的路程,本可以来一场新闻盛宴,可抖音再次寝室了它。
我发现我很久没看新闻了,很久没有安安静静读一本书了,很久没早睡早起了。
在没有抖音的时代,我们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呢? 偶尔看看朋友圈,偶尔微信和朋友聊聊天,但大多数的碎片时间,都是在想办法多学一些知识。
而在当今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都用来刷抖音的人,我相信绝不在少数。它甚至成为一种肢体记忆,在没事做的时候不自觉的就掏出手机开始刷刷刷。
总能推荐给你你最想看的东西,满足你的短暂满足感。
所谓的“算法”听起来高级而科学。但实际上这样的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需求,让所有人更快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包括今日头条和很多的内容平台,如果你今天点进去几个与游戏有关的视频,那么稍后,刷10条抖音,至少会有6条关于游戏的视频推荐。
可放下手机,我没有感觉生活更美好,反而觉得自己的生活杂乱无章,脑子里一片空,不知所向,反而会觉得迷茫。
卸载第一天,隔两小时下载回来。
卸载第二天,隔两小时又下载回来。
卸载第三天,隔一小时又下载回来。
......
每当我尝试不去看它的时候,内心仿佛特别空虚,难以平静,因为它习惯了满足却没有办法获得满足。
但是就算一次性做不到,那也要不停的去做,谁能说我做不到呢?
过程是痛苦的,但如果不突破,就破不了这个“瘾”。
最终,我做到了。
如果问:“卸载抖音和跑5公里哪个更难?”
那么我的 答案是:“一样难”,因为他们同样都属于习惯养成。
身边的人还是一样,碎片时间打开手机刷刷刷,上班刷刷刷,坐车刷刷刷,睡觉刷刷刷,一刻都不停歇。
而我重新得到了平静与价值。
早起一个小时更新文章。
坐公交车的时间了解新闻。
午饭时间专心吃饭,与朋友聊聊理想。
抽烟时间防空身心好好休息。
工作结束之后的行程更是让人享受,三天一次跑步5公里丶每天坚持读书2小时丶解读商业案例1小时。
努力尚且不足,革命还得继续。
工作决定当前生活水平,而业余时间和碎片时间接受的信息,决定了未来走向。
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扔进抖音里,那还真的就只能看着别人的美好生活了。
抖音的口号是“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那我对它喊的口号就是“卸载抖音,找回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