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没有学会的课题,不要等到老年时还是课题


以前住我对面的两个小孩每天只要看到我开门就会往我家里跑,有时就算我关了前门,她们也会绕到后门来找我玩儿,我哭笑不得。

她奶奶每天都教导她们不能随便往阿姨家跑。这样的教导起作用了,小孩们学会了只在我开前门时来找我玩一会儿。不会再突突突的从后门进来。

住在另一个院子里的一位老人也喜欢往我这里跑,每次不管我在家做什么,她都不打招呼的就进我房间。她声音大,话也比较多,爱多管闲事。每天关心我吃什么,衣服晾了没,外面没收的萝卜干该收了,怎么做才好吃之类的。

我对她也比较苦恼,我知道老人和小孩这两件事必定有一个串联起来的动因。凡是被我察觉到的事件,必定会对我有一个提示。

今天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一老一小就是来让我看见教育的雷同和差异、会带给她们的成长变化、会影响她们一生的习性这个认知的。


小孩没有边界感,所以不会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尊重别人的边界和隐私。但是受到了家长的教导,她们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改正自己的行为。

而那位老人即便到了现在这个年级,仍然不清楚要去尊重别人的边界和隐私这件事,说明她从小没有受到这个教导,或者教导没起作用,而之后她也没有在生活中去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所以到年老时,尊重别人的边界仍然是她的课题,而这本来是在小时候就能学会的事情,她却到老也没学会,因此被周围的邻居甚至她自己的家人不喜。不得不说这是她这一生的一点小遗憾。

普通的生活中就是蕴藏着大道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从生活中串联的小事中悟到自己的道理。

我和那位老人,那两名小孩都是互成镜子,如果我们都能从镜中看到清晰的影像,那么我们都能收获自己的礼物、获得成长,希望那位老人也能看清晰她周围的镜子,获得这一份意识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