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干部的作风与作为关乎国家发展、民生福祉。当下,“躺平”“作秀”等不良风气在少数干部中滋生,与之相对,做脚踏实地的干部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唤,是干部应秉持的基本准则。
脚踏实地是心系百姓、为民谋福的初心坚守。从古至今,心系苍生、踏实做事的官员都被人民铭记。焦裕禄在兰考,为治理“三害”,不顾身体病痛,跋涉在兰考的土地上,寻找治沙良方,用实干和生命诠释对百姓的责任。“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教育一线40余年,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只为让山区女孩有学上,改变命运。他们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脚踏实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成为百姓心中的丰碑。反观个别干部,口号喊得响,却对群众的实际困难敷衍塞责,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辜负了人民的信任。
脚踏实地也是立足本职、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干部唯有真抓实干,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引进产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扶贫路上。在疫情防控期间,无数基层干部日夜坚守,落实防控政策,保障物资供应,用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他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实在在的付出推动工作开展,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而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工作浮于表面,不仅浪费资源,更阻碍事业发展。
做脚踏实地的干部,要摒弃浮躁心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干部应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面对困难不退缩,在解决问题中锤炼本领。
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当代干部手中,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广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坚实的足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