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看到一本书《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作者沈熹微。
史铁生说,是命运把我推搡到写作这条道路上。说的就是作者你沈熹微吧。
她说:生命中最好和唯一兑现方式,即一日一日细细地过。
她并不是这本书所写的,一个从始而终富有情怀的人。
十几年前她还是个烫着栗色爆米花发型,涂着黑色指甲油,听着摇滚乐,写着矫情的伤痛文学。
并不是喜欢,而是那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少有事物能够带来笃定持久的快乐。
她的笔尖醮着生活的气息,她是生活的记录者,记录着生活的每一帧画面。
成都到昆明,故园的角落,阳光明媚,城市的街道,熟悉的女装店,街边热腾腾香味扑鼻的砂锅米线,臭豆腐,串串香,麻辣烫……
世间有味,外婆的糍粑,家乡的面,笑谈着酒喝好了,雨就停了
她看着荷塘夏色,坠入人间四月天,重访故园,芳华过眼,看过北方的海,走过巴黎十五区、奥赛美术馆。
她记录着生活,旅行,享受着缓慢的时光,整理自己,看花听雨闻香,喝着不求解渴的茶,与日常琐细共有一种呼吸的节奏,在自身的情感起伏终积蓄力量,收获着不需要理由的快乐。
是的,梦想是各式各样的。在不相信童话的年纪里,她却发了疯似的想要实现愿望的一朵七色花。虔诚的一个一个默许着自己的愿望,将生活的沼泽里爬出来。
有时我们做着一件事,是为了有朝一日不必做。过着一种生活,是为了终有一天能够过上另一种生活。
有一天亦墨问她,你的理想是什么?
“写出让自己不羞愧的文字。”
她每天的写着文字,记录着生活,是为了短暂的人生里不虚此行。
她把这描述成城黑暗之光。
总是要有那么一些东西,让我们在冗长繁杂的生命力,可以凭借着,活的不那么麻木。
她养着植物盆摘,说到
“不是我在料理植物,而是植物在料理我
培土,拔草,浇水,晒阳光。不是别的,是我的心。”
“我希望能长久平淡的爱一个人。如果不能那就长久而平淡的活”
她曾写道,
想静静地活着,像一根森林里无人问津的的木头
像刮在墙上的腻子灰,像书店角落里永远不被翻阅的那本书,
像终年不化的雪山,像从未被抵达的湖。
我们知道,生活总是是在开玩笑,我们唯有扑入磅礴而千疮百孔的世界,去经历风霜喝抚摸大地,贫瘠才又可能成为滋养我们的东西。就好像那曾经一心叛逃的故乡,在一次次的落笔中回到眼前,竟给予我们最多的馈赠和安慰。
而唯有祝愿你,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