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改变!—一个人的絮絮叨叨【09/100】

文/妍丫(图片来自网络)

01

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城市的工厂里办公。

小城很小,一条江横穿其中,江两岸就是小城所有最美的风景。而我们的工厂在开发区。开发区,顾名思义,有待开发的区域,在沿江而下一个很偏远荒芜的地方。

毕业时抱着的心思是,在一家公司埋头苦干,若干年后熬成骨干。

于是,工作后,我老老实实在工厂里待着,每天工作、吃饭、睡觉,所有活动不出大门,所有交流对象不过厂里的同事和工人,仿佛与世隔绝。一开始,周末还会出门娱乐一下,需坐个摩的到公交站,再晃悠约一小时到达小城中心。后来嫌麻烦索性周末也在办公室待着了。

这样的生活,似乎没什么不对。我脑中仍旧坚信,只要勤恳上进,一定能成为公司中坚力量。

但是有一天,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刻意的安排,我因公和总公司的一位员工一同加班。闲聊中,他告诉我,他从毕业五年到现在,已换了不下三份工作,而现在又在准备换下一份。同时,他还一直在另一家公司兼职。

天啊,这人,彻彻底底地颠覆了我的价值观。

三番两次跳槽,如何积累人脉经验成为一家公司的领导层?

干本职工作不满足,还兼职,对公司的忠诚何在?

一时间,我对他的印象直线下降。内心隐隐开始反感。以至于他接下来的话,我并没听进去。

他说,你要明白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是雇佣,是利益联结。公司可不是你的衣食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一家公司,要明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嗤之以鼻。

02

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进公司的第二个月,因和厂长坐同一个办公室,我知道了一件事。

一位在工厂干了很多年的老员工,因为长期站立,腰部出了问题。当他向公司申请工伤补助时,公司领导拒绝了,说了些安慰的话,仅给他安排了个闲差,说是照顾。工资照常下调。

这无异于间接地催人辞职回家。

我忽然认识到,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奉献对于公司来讲,几乎无任何价值,不过是些锦上添花的东西。

说得白些,互相利用罢了。当互利不对等时,必有一方将被舍弃。

员工只要有价值,有职业道德,足矣。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想法,才发现一件可怕的事:如果你不曾尝试跳出一个圈子,你就很难改变圈子潜移默化给你的价值观,你甚至会误以为普遍即真理。

就像在我毕业的时候,各方灌注给我跳槽的危害性以及长久蛰伏的重要性。有一个毕业招聘会我印象很深刻,一位在某公司干了十来年的员工讲述他的升职经历,同时对比其同学频繁跳槽十年来的成就。结论是他比同学要成功。

公司这么做是为了留住员工,因为招聘、培养人才是要成本的。

网络上有关求职的攻略,也绝对只提长期固定工作带来的人脉、经验等等好处,却绝不会教你多跳槽。

而你,只混迹于初出职场的圈子,得到的就只能是对公司好,公司就会给你回报的观念。

而实际上,是社会舆论、企业需求塑造了这个价值观,你以为你抓住的是真理,其实说难听点,你只是被愚弄的大众之一。

如果不是该同事提醒,只怕我还在愚忠呢!

于你而言,求职能够最大化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当公司无法提供给你塑造个人价值的东西,不如离开。

03

明白了道理是一方面,而尝试改变,又是另一方面。

与我闲聊的那位同事换得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且兼职工作也做的风生水起。

而我,仔细斟酌第一份工作能带给我的价值后,在工作三个月后的第一个新年,我考虑换工作。彻底摒弃以前的安逸生活,决定裸辞。这是我毕业后做出的第一个艰难的决定。

离家的的最后一晚,睡觉前我哭了很久,蒙着被子嚎啕大哭。我其实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然而我竟要选择裸辞,去一个新的城市。

不知道你是否体验过,那种心酸无力却又渴望改变的心情,前路茫茫几无方向,只能用哭的方式,把所有的担忧、害怕、难受一股脑儿伴着眼泪倾泻而出。仿佛那样做了,世界就会变好似的。

或许,我一直将眼泪当做一种仪式,一种告别仪式,一种承接新生的仪式。

哭过之后,世界依然运转如旧。但我知道我不一样了。

改变,就像将手伸入黑匣子的游戏,你会因看不见将要发生的事情而害怕,但只要你内心的勇气不灭,结局终将明朗,而且往往比预期要好。

辞职后,我顺利换了一座城,并在一星期内就找到了工作。期间,为了找到工作,我还尝试了以前从来不敢做的事:直接上门求职。

你瞧,你总是低估了自己的潜力。这也就是改变的机遇之来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