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夏天,有幸参加先生徒弟、四川师大教授李华平老师主办的正道语文教师活动,并在活动中与老师们分享了我的“溯源导读法”。活动结束后的交谈中,李教授向我热情介绍了他教学《关雎》一课的心得,内心颇为欣赏,觉得他的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溯源”的理念。又于网上看到了华平老师《关雎》的课文解读与课例的精彩文字,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古代“君子”“淑女”的标准——《诗经·关雎》的教学解读
四川师范大学 李华平
《诗经·关雎》一诗,被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用。除了个别词语的理解有些难度,该诗似乎浅显到不需要解读,因而很少有教师认认真真去解读,大多在一番陈词滥调的赞美之后,解读便消于无形。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也都照本宣科,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解说,把结论贩卖给学生。这既糟蹋了这首美丽的诗歌,也丧失了一次很好的“诗教”机会。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该诗进行一次有别于社会消遣性解读和文艺理论研究式的教学解读。
一、文本误读:止于不当止之处
对《关雎》文本的误读,主要发生在对内容的误解上。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歌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辨识误读的开始。
答案一:写爱情。这个答案,从一般社会消遣性解读来说,也就可以了。作为一般社会性读者,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往更深处探究。读一读,打发一下空余时间,也就可以了。而文艺研究式解读和语文教学解读,都不应该止步于此。
答案二:写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这个答案,是对前一答案的具体化。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说:“《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诗经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和《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中对该诗的解读鉴赏文章也大体持此种观点。
当严肃的《教师教学用书》和权威的鉴赏辞典都止步于此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大遗憾。真正的文艺研究式解读和语文教学解读不得不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关雎》为什么居于《诗经》之首?
我们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就要与《诗经》打个照面,首先的首先就是与作为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关雎》相遇。那它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孔子在编定时将其放到“第一”的位置?并且,我们不得不注意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做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只有《关雎》一篇。难道就因为它写的是爱情,写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如果仅仅是这一点,恐怕《关雎》不足以位列《诗经》之首吧。
二、教学尴尬:没什么可讲,不便于讲
作为一个文学经典,《关雎》在语文教学中的命运是怎样的呢?有位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语文教师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教授《关雎》这一课时,我一般只是让学生们多读几遍,熟悉字词,然后背诵’一下就结束了。因为我一直认为这一课没有什么内容可讲,无非就是一个年代离我们很遥远的爱情故事,而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我也不愿多提及“爱情”这方面的内容,怕引发学生过多的想法。
这位老师很真诚地给我们讲述了《关雎》的教学命运。而这也是不少语文教师面临的教学尴尬:第一,一个经典的文学文本,却没有什么“可讲”的;第二,美好的爱情,不便于给初中学生讲。关于第二点,曾经有个担任班主任的数学教师与语文任课教师开玩笑:“我们班主任辛辛苦苦地给学生讲不要早恋,你们语文教师却一篇又一篇地教爱情诗,你叫我的班主任工作怎么做嘛?”玩笑中的尴尬,却也有语文教学的份。
这里的尴尬,源于没有读懂《关雎》这个文本:一方面被《教师教学用书》、网络参考资料所束缚,没有直接面对文本本身;另一方面缺少走进文本的真功夫。其实,走进初中语文教材的《关雎》,自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不是一般地、简单地“让学生去恋爱”,而是教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怎样的人值得你去爱,怎样获取恋爱的资格”。这就是这个诗歌文本“风天下”的教化之功在当代学校教育中之所在。
《关雎》真有这样大的魅力?
三、追根溯源:孔子眼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关雎》?
孔子眼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关雎》?这个问题,我们已无法问孔子,但可根据相关文献推知。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据此看来,古诗原来本有3000多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选了其中305篇,编纂成《诗经》。这样看来,《关雎》能被编入《诗经》不在于他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在于他写了一个符合孔子“礼义”标准的爱情故事。它能居于《诗经》之首,则表明他最符合孔子“礼义”标准。遗憾的是,孔子没有直接解读这首诗。他只是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所幸的是,汉代大儒毛亨、毛苌潜心研究《诗经》,著有《毛诗序》,比较贴切地把握了孔子的编纂意图。《毛诗序》认为《关雎》,“《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天下”,就是教化天下。这也正是孔子将其措于“首位”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阐明夫妇之德,既适用于普通老百姓(“乡人”),也适用于统治阶层(“邦国”)。
古代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很深刻的道理。首先,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家庭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其次,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特别是男女之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札记·礼运》),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一般来说比较简单,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子罕》)所以一切欲望的克制、一切人伦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
在孔子看来,《关雎》以诗歌的方式为男男女女树立了一个标准:“君子”的内涵是什么?“淑女”的内涵是什么?也就是说,《关雎》是对“君子“‘淑女”内涵的诗化解释、诗化表达。因此,答案就在诗歌文本中。
四、教学解读: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
1.文本教学解读:“向内看”!
这就又要回到文本本身了。文本教学解读的一个原则就是“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要尽可能少地调动外部资源,尽可能在文本内部找答案。“向内看”还是“向外看”是区分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水准的重要分水岭。“向内看”应成为今后教师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的基本认识。“向内看”,我们会看到一个与既有结论不一样的、立体而丰满的《关雎》,会看到一个更贴近孔子编纂意图的《关雎》。简单来说,《关雎》 一诗,其实就是通过诗歌的方式阐释“君子”与“淑女”的内涵的。孔子将其编在《诗经》之首,意在通过它为男男女女树立一个爱情世界的标准,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在诗一般的理想境界中,什么样的女子可称为“淑女”,而值得你去追;什么样的‘男子可称为“君子”,而值得你托付终身。
2.“向内看”的方法:关键词演绎法
走进这个文本,我们需要运用的真功夫是“关键词演绎法”,其他方法间而用之。它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文本解读的“支点”,确定的依据是:(1)出现的频率;(2)出现的位置;(3)与解读目的的关联性。在实际确定时,常常综合运用。由于文学文本的含义比较丰富,对于同一文本,可以选出不同的关键词,因此,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威廉·燕卜逊将其称之为“未锁定的关键词”。一般说来,动词和形容词是选择关键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特别是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同一位置出现的、与解读目的紧密相关的动词、形容词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关键词。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对关键词做细致的严密的纵深分析,以揭示其具有的而被常人所忽视的、深层次的、丰富而又意味深长的含义。尤其不要忽视把几个关键词联系起来整体解读。第三步,以关键词为中心,分析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这一步,意在对文本的全面把握。这三个步骤,紧密相连。运用到《关雎》-诗中简单地说,就是抓取描写人物(淑女、君子)的关键词语,理清其间的意脉,从而分析人性形象。
3.《关雎》教学解读:“关键词演绎法”的运用
第一轮演绎:“淑女”的内涵是什么?
首先,诗歌描写“淑女”,用了一个形容词“窈窕”:这是指外表。也就是说“淑女”的第一条标准是外表看来要文静美好(“窈窕”)。在古人眼里,那种看起来风风火火、长相一般的女孩是不能称为“淑女”的。这样看来,在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中,无论古代还是现当代,外表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其次,诗歌描写“淑女”,用了三个动词——“流”(捞取)、“采”(摘)、“芼”(挑选)。这三个动词,写的是女子采摘荇菜的过程,她是那样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淑女”的第二条标准——勤劳。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淑女是在劳动中产生,而不是在吃喝玩乐中产生的。用现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说,好学上进、热爱劳动才能造就淑女,贪玩好耍不能造就淑女。
最要紧的是,从《诗经》所用手法“赋比兴”之“比”来看,“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就是女子择偶的过程:广泛交往一逐个了解一细心挑选。这一过程,足见该女子对待择偶的态度。这就是“淑女”的第三条标准——对待爱情慎重、理智。用现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说,那种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丢一个的女孩,不能称为“淑女”;不随便爱上一个男子的女子,才会不随便丢下一个男子。
至此,我们明白了“淑女”的三个特点,或者说三条标准:文静美好,热爱劳动,对待爱情理智、慎重。
第二轮演绎:“君子”的内涵是什么?
写“君子”的动词也有三个:“求”(追求)、“友”(亲近)、“乐”(使快乐)。这其实也就是男子追求女子的过程。理解到这一点并不难。遗憾的是,不少人也就止步于此,没有再往深处细究。
首先,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男子对女子爱很深、求很切,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男子爱慕女子却又求之不得的时候,男子并未放弃,他不是那种爱一阵子就算了,转而追求其
他女孩,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除了星星还有月亮”。诗歌中,男子对女子的爱是持续不断、逐渐热烈的,并不轻言放弃的。这就是君子之爱的第一个特点——爱得执著。
其次,执著之爱也不一定是君子之爱。在当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有些男子爱一个女子也确实很执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属于死缠烂打类型,甚至以死相威胁。这种男子,
在古代也是会有的。但本诗中的男子,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追到,但是他并未像有些人那样做出过激之事,只是“辗转反侧”。这就是君子之爱的第二个特点——爱得尊重。
“辗转反侧”刻画出君子向淑女表白爱恋之情后,遭到拒绝时痛苦失眠的情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夜深人静,一个男子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心中思念着他心爱的女子。他时而发出一声叹息,因为心爱的女子拒绝了他的求爱,难免伤感、痛苦,甚至一丝气馁涌上心头。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他想到她微笑的脸庞,想到她柔美的声音,心中便又充满了斗志,她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为了心仪的女子,他苦思冥想,思考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讨她的欢心,才能博得她的芳心。
于是,最精彩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方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即弹琴鼓瑟亲近女子、敲钟打鼓让女子高兴。在上古时代,弹琴鼓瑟、敲钟打鼓是高雅之乐事。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对于男子来说堪称“绝招”。那么,男子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拿出这一“绝招”,以求一招制胜呢?从常理来看,男子那么喜欢这一女子,是应该一开始就会拿出绝招的。然而,他却只是简单地“求”,甚至连《诗经·卫风·氓》中的的氓那样“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小心计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很可能是男子最开始根本就不会,所以就只有直接去“求”。后来又怎么会弹琴鼓瑟、敲钟打鼓了呢?他是去学习的,为了能追求到自己心爱的女子,他改变了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君子”的第三个特点——为爱改变自己。
那么,男子是在向哪个方向改变呢?是变得越来越好,还是变得越来越不成样子?从诗句可知,他能够“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是变得越来越有高雅情趣了。这是向好的方向改变,是在提高自己。而提高自己的动力就来自对女子的爱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君子”的第四个特点——为爱提高自己。
至此,我们明白了“君子”的四个特点,或者说四条标准:爱得执著,爱得尊重,为爱改变自己,为爱提高自己。
第三轮演绎:“淑女”的内涵又增加了什么?
男子的行为改变,其实也是一面镜子,照出“淑女”的形象特点。男子十分喜欢女子,以致在求之不得时“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后来他去学习弹琴鼓瑟、敲钟打鼓这一类高雅的事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淑女”所具有的另一个特点——情趣高雅。一个情趣高雅的女子,当然可以称得上“淑女”了。从当代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说,如果女子喜欢跳舞,那男子就会去学跳舞;如果女子喜欢打麻将,那男子也会去学打麻将;如果女子喜欢上网,那男子也会去学上网。而诗歌中的男子是去学琴瑟、钟鼓之类高雅的事,看来女子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精通的。而这点,男子在求而不得“辗转反侧”的时候就想到了。他想,心爱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品位高雅,必须得提高自身的修养才配得上她。于是他努力地学习琴瑟钟鼓,不久他就能在她的身边弹奏出动听的乐曲,和她一起欢歌起舞……
综上所述,“淑女”的标准有四——文静美好,热爱劳动,情趣高雅,对待爱情理智、慎重;“君子”的标准有四——爱得执著,爱得尊重,为爱改变自己,为爱提高自己。
当我们的学生——多情的少男、怀春的少女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了这些标准后,心中当会泛起什么样的涟漪呢?当他们一遍遍深情地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淑女“‘君子”的标准就会深深地刻在心底了。古人“风天下”的愿望,在当下学校语文教育中落到了实处。这样看来,我们在教学中,不必回避“爱情”,反而可以借助诗歌的魅力引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正确对待爱情。让女孩子们明白,只有勤劳、情趣高雅、努力学习,才会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重。男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面对爱情,要学会尊重,更要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这样,我们不仅解读了文本,更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爱情的内涵,懂得了自己当下真正需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具有永恒价值的“诗教”的魅力。
我们凭借的只是诗歌文本本身,而不是其他外在的东西。“米不够,水来凑”是阅读教学的大忌。语文教学中文本教学解读的魅力就在于此,奥妙也在于此。
《关雎》课例
执教者: 四川师范大学 李华平
一、暖场活动
师:上课之前我们聊一会儿,可以吗?愿意聊一会儿的把手举起来。
生:(举手 )
师:举高一点儿,再举高一点儿。呵呵,你们想聊什么呢?
生1:我想给老师聊聊关于这篇文章的课外知识。不是一字一句的学文言文吧 !
生2:学这篇文章有什么作用? 师:你觉得呢?
生2:关雎,是属于情诗一类的,是不是学得太早了点儿。
师: 你认为什么时候学最合适?
生2:高中.
生3:这篇古诗情感丰富,初中生学习也是比较恰当的。
生4:这篇古诗有点“歪”,古人很早就有人耍朋友的。(课堂一片笑声)
二、进入正课
(一)探究淑女特点
师:起立,上课
生:老师好!
师: 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读……
师:“钟鼓乐之”,第三个字怎么读?
生:le(四声)。
师:请记好这个字的读音。
生:记
师:这是一首 诗?请写在标题上面。
生1:爱情诗。
生2:相思诗。
生3:追求诗。
师:你们是从内容角度看的,哪从时间角度呢?
生4:古文诗歌。
生5:古代爱情诗歌。
师:是的,这是一首古代爱情诗歌。古代的爱情是怎么样的爱情它与现代的爱情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是写的谁与谁的爱情。
生:“君子”与“淑女”之间的爱情。
师:“淑女”怎么讲?
生:行为举止端庄优雅。
师:好一个“端庄优雅”,我们再看看文本“淑女”的前面用了一个附加词。
生:窈窕。
师:可以看出,淑女的特点之一是……
生:文静与美好。
师:写“淑女”看看还用了哪些词,请在相应的词语下画一个圈相互交流一下。
生:交流(学生窃窃私语)
生:流、采、芼
师:再看看文下注释,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1:流,捞取;采,采集;芼,挑选。
师: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1:爱劳动。
生2:勤劳。
师:可以这么概括。请同学们想一想,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生:就是她挑选夫君的过程。
师:哦,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就是择偶的过程,联系得好。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说明了淑女在择偶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谨慎、理智。
师:是不是见人就爱,是不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说明古代的淑女不爱“渣男”,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网络词语。我也是才学到不久。
生:教室里一片笑声。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古代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端庄优雅、文静美好、勤劳,爱得理智,爱得谨慎。
师:淑女这样子择偶,那君子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圈出写君子的动词。根据这 些动词,我想你能走进君子的内心世界。
(二)探究君子特点
生:(圈画、交流)
师: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想看看“英雄所见是否相同。”首先说说有几个写君子的动词。
生:有三个“求、友、乐”。
师:好配偶,人人都想“求”,用现代的俗语说就是“打起灯笼找。”文本中的君子求到了吗? 生:没有求到?
师:没有求到肯定是很痛苦的,文本中怎么写的这位没有求得淑女的君子的痛苦的?大家读一读这几句话。“寤寐思服……”预备起……生:读……反复读……
师:同学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位君子的痛苦?可以通过联想和想像。
生:这位君子白天黑夜,无时无刻没有思念心中的淑女,可以说面容憔悴。
师:“面容憔悴”是想像而得。我们还可以想像这位君子,思念淑女到了,面容 枯瘦,茶不思,饭不香,日日难安,夜夜难眠,到了快崩溃的地步了。可见这位君子在求偶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尊重、执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生:(背)。
师:难道这样子执着下去,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型就能求得淑女?这位古代君 子想了其它办法了没有?
生:琴瑟鼓之啊。
师:2000多年前能弹琴鼓瑟的人家是什么人家啊,下去以后探究一下。
师:为什么这位君子一开始不用弹琴鼓瑟的绝招呢?谁来解读一下?
生1:一开始没有想到。
生2:一开始很自信。
生3:一开始把绝招使出来是十分冒进的人。
生4:君子想一步步地来,试探一下眼前的女子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淑女。
师:老师不着声,任其学生无端想像。
生4:是后来学的琴瑟。
师: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位同学的联想。按这种联想推演下去,这位君子有什么特点?
生:君子的第三个特点:为爱而学习。
师:为了爱而提高自己啊。哪像现在有些渣男,要死要活,死皮赖脸,骚扰折腾……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篇美好的爱情诗。
生:(读)。
师:再读一遍。
师:一起背一遍。
师生:一起背。
师: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篇爱情诗了吗?(教师指着开课前提出问题的那位学生)
生:我们要会爱。不能盲目疯狂的追求。
师:这样说来,学习这首诗就有它的现实意义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诗经里的开篇之作,给当时的男女青少年树立了一个爱情的标准。今天依然有它的借鉴意义。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稚吟秋声点评:
李华平教授的《关雎》一课,追溯“孔子眼里有个什么样的《关雎》”,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关键词“淑女”和“君子”,从语境中找到具体表现“淑女”的词语,从而推断出“淑女”的标准:文静美好,热爱劳动,对待爱情理智、慎重;再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表达中找到体现“君子”内涵的词,学生自然得出“君子”的四个特点:爱得执著,爱得尊重,为爱改变自己,为爱提高自己。李华平教授这堂课,如同剥笋般地,让学生自己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深意,可谓启发有度、水到渠成。李教授认为:在教学中,不必回避“爱情”,反而可以借助诗歌的魅力引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正确对待爱情。让女孩子们明白,只有勤劳、情趣高雅、努力学习,才会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重。男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面对爱情,要学会尊重,更要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这样,我们不仅解读了文本,更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爱情的内涵,懂得了自己当下真正需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具有永恒价值的“诗教”的魅力。
华平教授善于引导学生“向内看”——从文本本身寻找读懂文本的突破口,再从对文本具体内容的体悟中,进一步读出其承载的内涵信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深入领会,从而深刻理解文本主旨。
我非常赞赏李教授对于《关雎》一课的解读,更欣赏他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积累,经过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利用自身力量深入领会课文的教学方式。
但是,窃以为,华平教授的“向内看”与“关键词演绎法”,与“溯源导读法”并不矛盾,并没有必要因为要强调让学生“向内看”而否认“向外看”的价值。假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先“向外看”——以“溯源导读法”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溯源,再“向内看”——以“关键词演绎法”对进行文本进行再思考,岂不更有利于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
换个角度来看,李教授在“向内看”时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演绎法”理解课文,其实从大的思路上说,还是一种“溯源”的思路——“究竟孔子是怎样看待《关雎》的”。只是,因为缺少“向外看”这种开放的思路,学生从文本中读到的有限信息,很容易使得他们的思路趋向狭隘与偏颇。
学生若上网搜索,查阅《百度百科》可知: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是说《关雎》符合他心目中“中和”的美学标准,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一切都是有节制的。……何以见得?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孔子对整个《诗经》,有一个总体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关雎》所描绘的情思,是再正常不过的——这对理解男子求偶不得与最终得之的不同心理自然有帮助。
又见《百度百科》中的点评:《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这对帮助学生理解《关雎》的感情基调也一定有用。
关于《关雎》一课的比兴手法,网上有一段话:罗大经说:“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我们不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
以此来看《关雎》一诗中为何以 雎鸠起兴,思路就打开了:雎鸠是什么一种鸟呢?网络搜索得知:毛传云:“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笺云:“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朱熹《集传》云:“雎鸠,水鸟也。状类凫鹥,今江淮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这些注解就写得非常清楚,雎鸠是一种水鸟,后人称之为鱼鹰。这种鸟有一个特点,即生有定偶而不相乱,而且这种鸟挚而有别。雎鸠这种鸟,发情的时候是躲起来的,人看不到它,一般的动物也看不到它。雎鸠是生有定偶不相乱。就是说雄雎鸠,它只要找到它理想的伴侣结婚了,就再也不跟其它雌雎鸠往来了的。雌的也是一样,它找到自己的伴侣以后,也再不跟其它雄雎鸠保持暧昧关系了,所以雎鸠是“生有定偶而不相乱”。雎鸠非常重感情,而且相互尊重。雎鸠“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狎”就是不乱开玩笑,夫妻相互尊重。雎鸠能做到这一点,夫妻在一起生活相敬如宾,这就是男女有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章是这首诗的起兴。诗人描写君子,听到这个关关雎鸠叫声就想到了自己要找到一位妻子,她的品德就像这个雌的雎鸠一样,能和自己白头偕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雎鸠是贞鸟,是爱情专贞的象征”,对于理解诗中的男女真情,应该也是有帮助的吧!
为什么“淑女”采的是“荇菜”而不是别的什么菜呢?借助网络可知,因为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因此荇菜《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网上有一篇题为《<关雎>一文中荇菜意象的不可替代性——从多角度解读<诗经>中的植物意象》文章,提到“用荇菜隐喻情事,符合古人含蓄的心理文化特征。荇菜的荇字的小篆是荇,左右对称的结构,看起来很像是开着花的两根并列的荇菜,更像是两个深情对视的情人”“从荇字的篆体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象形字。阴阳结合才有力量,对称平衡才是美。” 而另一篇题为《王者之风,后妃之德》的文章则认为“古人是非常重视祭祀,特别是祭祀祖先。祭祀祖先的时候要有很多种物品,荇菜就是其中的一种,谁才能去采荇菜,谁才能向祖宗供奉荇菜呢?只有窈窕淑女才做得到,如果你不是有德行的女子,你不能去采这个荇菜,你采的荇菜祭祀祖宗,祖宗是不来飨用的。所以文王他要治理好国家,就一定要找到这样一位窈窕淑女。”——究竟孰是孰非?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和独立思考,其思辨能力就得到提升。
“淑女”前的“窈窕”究竟是什么意思?网上既有这么一段:《毛诗传》云:“窈窕,幽闲也。淑,善也。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幽闲”,就是内心非常的安祥,娴静,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文静。“淑”就是善、好的意思。“窈窕淑女”就是很文静,内心很慈祥,很安静,没有杂念,能够做到思无邪的好女子。逑,就是匹配的意思,也就是说窈窕淑女,和君子匹配是一对佳偶;也有这么一段:“用现代的话说,‘窈窕淑女’是指心灵美和外表美统一的贤淑女子,即心地善良、性情贞静、体态婀娜、容貌美丽的女子。而且,心灵美还是第一位的,难怪好逑君子会‘辗转反侧’‘寤寐求之’,也难怪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了。” ,“百度百科”中有关“窈窕”有专门的“探源”,一曰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二曰(宫廷、山水)深邃幽美,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三曰美貌曰窕,美心曰窈;美状曰窕,善心曰窈;四曰美丽娴静的样子;五曰 妖冶的样子;六曰指美女;七曰幽深的样子;八曰喻指才子;九曰深远貌,秘奥貌。——学生可以对此反复分析品味,可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涵。
而“琴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以“琴瑟”比喻夫妻之间的和谐相处?网络关于“琴瑟”的词条写得非常明确:“据文献记载,伏羲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琴用于在贵宾面前弹拨,客人不说话,全神贯注地看弹琴和听琴声。这是正式的音乐会场合。瑟用于背景音乐的弹奏。瑟被置于屏风后面,客人围着桌案坐,在音乐声中边闲谈、边吃喝。这是社交性场合。当然,琴与瑟可以联合起来演奏,琴在台前,面对宾客;瑟在台后;琴离客人近;瑟离客人远;琴师或是主人,或是美女;瑟师则可以是老年男子。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这段解释,对于学生理解君子内心对淑女的喜爱与希冀也自有启迪。
还有“钟鼓乐之”中的“钟鼓”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是可以通过查阅得知:钟鼓乃是宫廷或庙堂的音乐或乐舞。《墨子.三辩》:“昔诸矦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可见它是诸矦、 王以上享用的乐,那么,这首《关雎》反映的应该是上层贵族男女的恋情,他们的身份都很高贵。
网络搜索的结果,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词句的作用:根据《毛传》和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流、采、芼”三字有着明显的递进关系。《毛传》释“流”为求,“采”为採,“芼”为择。《诗集传》释“流”为顺水之流而取之也,“采”为“取而择之也”,“芼”为“熟而荐之也”。三者关系为:一是一般的求取;二是加以选择;三是熟而荐之。说明君子对淑女的求取是有着谨慎的选择和慎重的考虑的,并且是郑重其事的。和以上三字相同,“求、友、乐”三个字也是有着递进关系的。朱熹《集传》释为:“求”即求之,“友者,友爱之意也。”又称琴瑟“乐之小者也”;钟鼓“乐之大者也”。——这段内容的搜索阅读,对于学生在“向内看”时运用“关键词演绎法”理解此诗内容自有启迪。
借助网络,学生还可以得知,把《关雎》作为《诗经·国风》的第一篇,有着编者自己的考虑和用心,《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又说:“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最后,网上有一篇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刘长征教授的题为《一篇<关雎>解人难:歌咏新婚还是暗恋幻想?》文章指出:“《关雎》研究史,是一部《诗经》研究史的缩影。”鲁迅先生对于《关雎》有自己的认识,觉得他是一首讽刺诗(“康王晚期,《关雎》作讽”),值得引导学生一并搜索阅读。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时,学生如果能够运用李华平教授所提倡的“向内看”——运用“关键词演绎法”理解课文,可以加深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但当个人力量有限、以往积累不够时,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借力”,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资料,更好地促进对课文内涵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