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心态不焦虑

经过一上午的忙活,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如愿以偿住上了院!

别人因为有病住院,老父亲也有病,是心理病!

因为脑供血不足引起了头晕,身体没有大碍的他,总担心自己会像他的母亲和姐姐,活不过83岁。

原来的我对父亲的闹很抓狂,总认为没啥大毛病住什么院?

此刻在病房里看着他打针,我心平静。

父亲认为待在病房里舒坦,那就在这里陪他好了!谁规定的没病不可以住个院啥的!

晚年的父亲要的是儿女顺着他的陪伴,也许这也是一种孝顺吧!

思想通了,不纠结,事情就好办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月底是我工作最忙的几天,恰巧要外出上个课程,时间上排不开,对桌同事说:姐姐放心去,我替你做。

因为第一次,难免出点可以弥补的差错,学完归来,交接任务时,她首先考虑的是:姐姐差错已经解决,不要声张,省得下次请假,领导不放心工作而耽误了你的学习安排。

听后,感动的我真是眼泪哗哗的,同事替我完成了任务,还替我考虑着以后的学习出行,内心满满的感激和幸福感。

一个成熟的人既要有爱的能力,又要有接受被爱的能力。即要懂得别人对你说了什么,更要体会到别人对你做了什么。

晚上一家三口,说起儿子的锅炉控制箱研发进展,厂家提出外壳再做的薄一些,一个意见提下来,要重新设计电路图,交付日期又要延长,儿子心情有些急躁,我也有些心急,但是此刻我不能流露出任何情绪,劝解儿子往前看,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好的产品都是改出来的。

母亲的角色就是给他力量和安慰。

又是外出学习,又是忙工作,又是陪父亲住院,又要给领导请假,又是牵挂儿子的设计。

几件事情交织在一起,原来的我会心里七上八下,一会儿想想这件事,一会儿想想那件事,对父亲渐渐老去的无助,对儿子未来的焦虑,还有工作上的牵挂,在脑子里来回转悠,理不出头绪,放不下。

学习心理学,让我时刻有觉察,情绪有管理,事情来了去面对,平衡对待不慌张。

秋天的树叶,一大片黄,一大片红,微风吹过,飘落下来,形成另一种风景。

这就是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是一场电视连续剧,导演是自己,主角也是自己,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是剧情往哪方面发展,自己说了算,差别就在你觉察到的那一刻瞬间。

第一,对待情绪,我们要带着一颗觉察的心。很多时候,当情绪像孩子一样泛滥的时候,其实正好反映了我们内心的虚弱和无助,找到这种情绪,彻底的放下,放下之后去陪伴这种情绪,这就是觉知。比如对待父亲面对老去的恐惧,起初很无力,后来理出了头绪,找到了方法,才会不纠结。

第二,其实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追求一个转念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问题出在谁的身上,而是出在认知的差异上。比如对待儿子研发的进展,儿子和我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这个时段就是儿子当下的认知,起初我也有些心急,当我换了一个纬度,瞬间就接纳了儿子的焦虑,而没有陷入到自己抗拒,消耗的模式中,因为鼓励和向前看,开启儿子继续奋斗的新模式。

第三,你获得的爱,取决于你感受爱的能力。生活中,无论你感受到被爱还是不爱,其实选择权一直在自己身上,你自身的能量越高,你感受到爱的能力越强,反之,当你能量越低,即使你周围的人都在关心你,帮助你,你可能依然感受不到爱。

每个人,你经历的所有的痛,所有的伤,感知到的所有的爱,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读过的书,你的人生过往都是为了让你找到真实的自己,让你更好的去成长。

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想就通了!

从别人身上找理由!一想就疯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旧有的思维只会产生过去的行为,过去的行为只会产生现在的结果,原维度的忙碌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成功需要的是升级我们的思维模式。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学会平衡心态不焦虑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